镇平县杨营镇一初中开展思政课教育:激发生命力量 奔赴灿烂未来
来源:每日新闻网—聚焦中原 时间:2023-09-11
导读:
开展思政课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工作,应该从小抓起。新时代的教育人,要把思政课从教室里的“书本本”上到孩子们的“心窝窝”,要为孩子们铺上明亮的底色,让他们从小有强健...
开展思政课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工作,应该从小抓起。新时代的教育人,要把思政课从教室里的“书本本”上到孩子们的“心窝窝”,要为孩子们铺上明亮的底色,让他们从小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特别是要让他们立志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为了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引导莘莘学子坚定紧跟党走的青春信仰,9月11日上午7:40,镇平县杨营镇一初中闫清蕊校长借助国旗下讲话的有利契机,为全体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她以“激发生命力量,奔赴灿烂未来”为主题,着重向同学们阐述了每一个中学生成人、成才、成功,必不可少的三种力量:志向的力量、习惯的力量和人品的力量。
闫校长首先对同学们讲到,人无志不立,因为想法一定先于行动!一个人连内心的渴望都没有,又如何能有目标和方向,又怎么产生努力与坚持!要求同学们尽早树立“靠读书改变命运”的志向!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人不仅要立志,而且要敢立大志。伟人毛泽东、周恩来的成就,以及现在马云、刘强东的成功,无不印证一个真理:有志者,事竟成!
她从习惯的力量告诫大家,人的一生,不过是无数习惯的总和。好的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而坏的习惯,足以毁掉一个人。一旦当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则将决定你的命运。要求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做事之前要先做人!”这是自古不变的道理。如何做人,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更体现了一个人的人品。闫校长指出,不管世俗怎样改变,人们所共同追求的价值体系不会变。人品好的人,不管位居高官,还是一介草民,总能感到他清新脱俗,高贵典雅。这是因为在他们身上,散发着灵魂的的贵气!就好的人品而言,有以下具体的表现:平和、厚道、微笑、善良、信用、忍让、恒心、达观、正直和谦虚。她勉励大家:要尊敬师长,诚信待人,做事成熟稳重,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脚踏实地,建立自己的理想,做一个有品行修养的的人!
闫校长的讲话引起了大家内心的共鸣。在整个思政教育过程中,每一名师生都认认真真地聆听,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相信通过这节精彩的思政课,大家一定会激发出生命的力量,奔赴灿烂的未来!(通讯员 刘昌明 张明理 供稿)
编辑:卢欣荣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