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每日地方

    下江镇:加快“一果一茶一桑一菜”特色产业发展 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来源:每日新闻网—聚焦中原     时间:2023-04-27

0
  • 导读:

    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党建引领是根本。近年来,下江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聚焦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一果一茶一桑一菜”特色产业,引导全镇群众不断调整和...

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党建引领是根本。近年来,下江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聚焦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一果一茶一桑一菜”特色产业,引导全镇群众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百香果、油茶、种桑养蚕、蔬菜等产业,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发展、产业兴百姓富的新路子。

 2022年7月29日,在贵州省从江县下江镇恰里村,农民在基地采摘百香果。 (2).jpg

抢机遇,拓渠道 百香果就业产业双促进。

下江镇聚焦产业发展“八要素”,坚持以党建引领农业产业发展,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历史机遇和支持黔东南“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政策重大机遇,将产业振兴作为保障群众持续增收与稳岗就业的有力举措,引导和鼓励群众发展百香果特色产业,帮助群众实现增收致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国庆前后,下江镇秋里村百香果种植基地特别忙碌,一筐筐百香果满屋飘香、色泽诱人,果农们把刚采摘下来的百香果统一分级挑选、打包发货。

“我们的百香果自从在网上出售后,销售量也越来越多,订单数量多的时候,还需提前一两天预订,发往贵阳、北京、南京、广州这些大城市的订单量也是非常多的。”基地果农贾老糯介绍道。

据悉,秋里村百香果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进行种植管理,于2022年9月注册成立“秋里百香果”商标,通过“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方式,利用微信小程序“秋里人家”和抖音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渠道进行线上销售。据统计,秋里村百香果线上销售1100余件,销售额达11万元。在线上售卖后,使得秋里村特色百香果再度名扬,销售订单在原有基础上大幅度增长,线上线下销售繁忙;在带动本村农户增收的同时,还带动周边村群众发展百香果种植,让小小百香果实现了大收益,成为当地解决农民务工和带领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之一。

2023年,下江镇计划种植百香果5800亩,其中企业2280亩、合作社1150亩、大户1680亩、散户690亩。在实现百香果产业规模化发展和增产升质的同时,调动了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让群众从中学到种植技术,方便群众就近就业增收,实现了就业产业双促进,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油茶果图片.png

强低改,促增收 传统油茶做精做细。

下江镇位于从江县中西部,全镇森林总面积为18311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6.7%。下江镇因地制宜,紧紧围绕该镇多数村山高坡陡的土地情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前进、高仟等村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目前,全镇共种植茶油1050亩,油茶产业成为了下江镇的传统特色产业之一。

“油茶是个宝,虽然见效慢,但是风险小;一亩保吃油,十亩能致富;现在,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我们一起来改造油茶林,让油茶林成为我们致富的‘摇钱树’和‘绿色银行’。”前进村徐龙基高兴地说道。

据前进村党支部书记张泽银介绍,下江镇林业站通过跟县林业部门积极争取,在前进村开展油茶低改项目,采取施良肥、砍病树、除杂草和重新造林等科学方式,对1000亩油茶林进行改造,进一步提高了油茶挂果率和产油率,有效促进了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如今,各家各户的油茶林都管理得井井有条,油茶籽和茶油的产量也得到了明显提升,群众的腰包也比以前更鼓了。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下江镇前进村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党员干部带头为本村产业发展思路献言献策,在产业发展的政策宣传、土地流转、基地建设、保障销路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得前进村的油茶产业发展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活力。

 蚕农查看蚕茧图片.jpg

建基地,创品牌 种桑养蚕提质增效

支部引领干,谋划产业新路子。三年来,从江县下江镇改变传统种桑养蚕方式,通过“党支部+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统筹土地流转,建立利益联结,确定企业回收、产销与技术支持的服务机制,形成了产销一条龙的桑蚕产业联合体,推动从江县“桑-蚕-丝”产业链的加速成型,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去年我村实施400亩种桑养蚕产业,第一批养了6板,产蚕茧量是1200余斤,每斤市场价是25元,第一批收益3万余元,一共养了三批,总产值9万元。今年准备养9批蚕,每批蚕可养16板幼蚕,预计产蚕总量28800斤,总产值达72万。”陇里村党组织书记宁老四一边喂养蚕宝宝一边算起了“收入账”。

据悉,2020年,下江镇在公纳村采取党员作为带头人试养的发展方式开起种桑养蚕之路,首批养蚕的蚕户在技术人员手把手的指导下已经成了该村‘土专家’,带头人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带领其他农户加入种桑养蚕产业,继续扩大养殖。目前该村种桑养蚕项目已通过合作社入股形式,实现利益联结87户358人,同时打造“采摘+观赏”的农旅结合新模式,促进乡村旅游和增加农民收入。2021年,为扩大种植规模、减少运输成本、强化示范带动效应,在下江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贵州英澜桑叶有限公司在下江镇建设蚕茧收购站,实现“桑-蚕-丝”生产本地化,并吸纳其他村农户参与种植,共计落实连片种植面积935亩。2022年,下江镇以党支部+合作社为载体,种植种桑养蚕1225亩,不断带动群众参与种植,持续打响下江种桑养蚕品牌。

 农户采收萝卜图片 (2).JPG

抓示范,强带动 时令蔬菜做优做强

结合镇情实际,依托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利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契机,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大力开展春耕生产,构建起“主要领导+包片领导+驻村工作队+农技专家+村党组织”的责任链条,让党员干部始终在一线带动、一线引领。2022年下江镇水稻种植面积20700余亩,农户自主种植线椒等1200亩,大豆套种百香果面积260亩,打造镇级100亩大豆套种百香果示范基地1个,以时令蔬菜+特色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丰富群众的“菜篮子”,充实群众的“腰包子”。

抓实示范建设,增强带动引领。2022年打造平江村、孖温村、巨洞村朗洞寨3个300亩油菜种植示范点和平江村50亩蔬菜种植示范点,通过以点代面,全面辐射带动全镇秋冬种,确保满栽满种,坚决消除田土空闲、耕地撂荒。

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不断整合土地、盘活闲置资产资源,高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把“冬闲田”变成“增收田”。2022年,下江镇平江村萝卜种植示范点采收白萝卜60万斤,年收入50余万元。当前,白萝卜种植成为当地群众秋冬种增收致富的好产业。

以上“一果一茶一桑一菜”下江镇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下一步,下江镇将立足乡村特色产业基础,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地域特征鲜明、乡土气息浓厚、形势形态多样的特点,通过实施“一二三产联动、传统与新型联合、培优与品牌联手”的“三联式”发展策略,促进特色产业实现融合化、组织化、品牌化“三化”发展目标,持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贵州省从江县下江镇人民政府:欧章菊)


编辑:卢欣荣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