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地方财政收支上半年实现“双过半”目标
来源: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 时间:2022-07-28
导读:
“上半年,全省财政收支均完成过半目标,预算执行情况良好。”7月27日,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财政厅新闻发言人、一级巡视员刘红春介绍了2022年上半年陕西省财政运行情况。刘红春介...
“上半年,全省财政收支均完成过半目标,预算执行情况良好。”7月27日,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财政厅新闻发言人、一级巡视员刘红春介绍了2022年上半年陕西省财政运行情况。

刘红春介绍,1―6月份,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718.8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4.7%,居全国第四位;按自然口径计算增长19.4%,居全国第三位。
“增长较快主要得益于煤炭、石油等能源行业拉动,相关税种保持高速增长。”刘红春介绍说。
为助推经济平稳运行,陕西省财政厅按照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对标国务院6方面33项政策和省政府6方面39项政策,细化形成13个方面42条财政措施,同步制定了做好预算执行、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减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屋租金等配套文件,建立了“厅长包抓、专班统管、分组督导、每周调度”工作机制,推动各项政策早落地、早见效。
据了解,上半年,陕西全省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共计683.3亿元,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新增业务规模391亿元,支小支农业务占比91%,平均担保费率0.85%,服务各类市场主体9万户、是上年的4.5倍。此外,陕西财政还拨付贴息资金4.7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发放创业贷款24亿元。在落实政府采购倾斜政策和房租减免政策方面,陕西财政为中小企业增订单、减负担。上半年,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合同90.6 亿元,占全省政府采购合同金额的84%;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和省属国有企业减免房屋租金近5.6亿元,助企纾困政策成效初步显现并将持续释放。
为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发展,陕西新增科技发展专项资金3亿元,总规模达到14.65亿元,重点用于秦创原“三器”(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两链融合“促进器”)样板建设、科技型企业培育、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用好秦创原人才项目资金,支持引进201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百项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推动29项标志性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产业化应用。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出台《关于改革完善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施意见》,稳步扩大科研经费包干制范围,减轻科研人员负担。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陕西财政着力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刘红春介绍,今年上半年,陕西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资金120亿元,整合脱贫县涉农资金133亿元,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的精准度和效益。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安排资金17.6亿元,支持实施农业特色产业“3+X”工程,提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下达1.98亿元,支持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培育高素质职业农民。安排资金4.2亿元,支持857个村开展村级集体经济试点,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筹措资金60.4亿元,重点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进一步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安排中央和省级粮油储备资金6.33亿元,新增1亿元支持实施第二轮优质粮食工程,推动全省粮油储备和粮食产业发展。此外,完善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机制,筹集资金6.67亿元,支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在民生保障方面,陕西不断加强疫情防控经费保障,共投入中央和省级疫情防控资金4.46亿元,支持省内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实施。同时,将疫情防控必要支出作为“三保”的重要内容予以保障。全力以赴稳就业,扩大阶段性社保费缓缴政策实施范围,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顶格执行扩岗补助政策,发放留工培训补助,鼓励企业稳岗留岗。支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统筹资金47亿元,支持改善各层次学校办学条件,实现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健全完善全覆盖学生资助体系,促进教育公平。改革完善省属高校财政拨款制度,建立“生均经费补助+筑峰创新奖补+技术转化奖补+提质增能奖补”的拨款办法,强化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加强社会民生保障,落实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减轻疫情对缴存企业和缴存人的影响。为缴费困难群体和重度残疾人分别代缴50元、100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下达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313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资金144.5亿元,确保各项养老待遇按时发放、群众看病费用及时报销。健全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提高5元,达到年人均84元。及时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71亿元,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底线。支持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安排13.75亿元,支持全省2200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群众20.6万户。安排4.71亿元,支持农村低收入群体实施危房改造。
下一步,陕西将按照省十四次党代会安排部署,加力提效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强财政收支运行管理,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