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每日地方

    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都通过和批准了啥?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时间:2022-05-27

0
  • 导读:

    图片来自网络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邵可强  5月26日,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2022年省级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关于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主席团交付议案...

   图片来自网络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邵可强

  5月26日,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2022年省级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关于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主席团交付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审查批准了《新乡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2022年河南省级预算调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加831亿元

  根据2022年省级预算调整方案显示,预算调整后,2022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6353.5亿元,比本次调整前增加831亿元。

  根据2022年省级预算调整方案,就省级一般公共预算调整方面,预算调整后,2022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6353.5亿元,比本次调整前增加831亿元。其中:一般债务收入增加831亿元,增加后为1155.8亿元。

  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6353.5亿元,比本次调整前增加831亿元。其中: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加0.1亿元,增加后为1645.1亿元;债务转贷支出增加755亿元,增加后为862.8亿元;债务还本支出增加75.9亿元,增加后为132.9亿元。

  就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调整方面,预算调整后,2022年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2631.9亿元,比本次调整前增加1386.9亿元,其中:专项债务收入增加1386.9亿元,增加后为2506.9亿元。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2631.9亿元,比本次调整前增加1386.9亿元。其中:省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加10亿元,增加后为131.1亿元;专项债务转贷支出增加1367.9亿元,增加后为2467.9亿元;省本级债务还本支出增加9亿元,增加后为11.1亿元。

  建议尽快启动我省学前教育立法工作和制定《河南省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办法》

  报告指出,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主席团交付教科文卫委员会研究办理的议案共5件,建议将其中的2件议案所提事项列入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调研计划。

  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开封代表团李洋等代表向大会提交关于尽快启动我省学前教育立法工作的议案。议案提到,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每个家庭每个孩子息息相关,是现阶段普通百姓高度关注的一项民生事务,制定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学前教育条例势在必行,建议尽快启动我省学前教育立法工作。教科文卫委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政策调整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学前教育面临一系列新挑战、新要求,形势更加严峻、紧迫。为了促进学前教育事业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规范学前教育实施,建议将其列入省人大常委会2023年立法调研计划。

  省人代会期间,新乡代表团张帆等代表提交了关于制定河南省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办法的议案,建议制定《河南省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办法》。教科文卫委认为,健康医疗大数据是健康医疗领域运用的新技术、新业态,目前我省正在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网络化和共享应用。为充分发挥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价值,确保数据信息化建设管理使用过程中有法可依,建议将其列入省人大常委会2023年立法调研计划。

  @新乡市民8月1日起携犬只上下楼梯、乘电梯应采取怀抱或为犬只佩戴嘴套等措施

  《新乡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由新乡市人大常委会公布,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明确指出,携带犬只乘坐电梯、上下楼梯,采取怀抱或者为犬只佩戴嘴套等措施,主动避让他人。

  《条例》是新乡市制定的第九部地方性法规,也是“小快灵”立法实践的重要成果。《条例》共28条,不分篇章结构,着重回应群众关切、解决实际问题、突出新乡特色,把一些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上升为法律规范。

  《条例》突出对新乡先进群体精神的传承,将“弘扬厚善、崇文、敬业、图强的新乡城市精神,传承新乡先进群体精神”确定为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的原则;鼓励开展新乡先进群体精神的理论和应用研究,鼓励和支持建立新乡先进群体精神现场教学点和教育基地,发掘宣传新乡先进群体精神的历史意义、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除了精神上的激励,条例还明确提出,要保障文明行为先进人物的礼遇制度,保障其在就医、子女就学、参观游览、交通出行等方面的合法权益。鼓励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录、聘用文明行为先进人物。

  其中颇为引人注目的是规范宠物的饲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宠物的家庭也日渐增多。有人需要通过饲养宠物或提供生活便利,或寻求情感寄托,但也有人因不文明养宠行为而烦恼——人宠之间如何才能和谐共处?条例第十条明确要求,“公民应该文明饲养宠物,不得影响他人正常生活”。

  条例将视角下沉到生活的细节之中,有的条款站在宠物主人角度考虑问题,如要求“不在公共区域饲养宠物,不遗弃、虐待宠物”,“为宠物注射疫苗”;也有条款为其他人考量,如“不携带导盲犬、扶助犬等特种犬只以外的宠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进入医院、商场、饭店等公共场所”“携带犬只乘坐电梯、上下楼梯,采取怀抱或者为犬只佩戴嘴套等措施,主动避让他人”。

  据了解,《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新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入了法治引领的新阶段,对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