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每日地方

    车轮战、双线战下的“荥阳供电”

    来源:河南商报     时间:2021-08-25

0
  • 导读:

    灾后重建的荥阳力量  河南商报记者郭佳慧通讯员周二严丁雅楠文/图  最近一个月来,郑州人很难,而洪灾来临时、灾后重建时冲在首位的荥阳电力人更不容易。  作为7·20洪灾受灾严重的区域之一,荥阳电网克服一切...

灾后重建的荥阳力量

  河南商报记者郭佳慧通讯员周二严丁雅楠文/图

  最近一个月来,郑州人很难,而洪灾来临时、灾后重建时冲在首位的荥阳电力人更不容易。

  作为7·20洪灾受灾严重的区域之一,荥阳电网克服一切困难快速完成全面抢修复电,尚未喘口气,疫情再次来袭……

  非常时期,车轮战、双线战下的国网荥阳市供电公司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干部争当主力军、排头兵,把非常时期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让党旗在防汛和防疫一线高高飘扬。

  【洪灾+疫情】灾后的郑庄村

  雨过天晴,对于荥阳人来说,这是久违的平凡日子。云鹏飞是一家具厂小老板,4年前,他来到荥阳市崔庙镇的郑庄村租了一块地,盖起一栋三层小楼和几间厂房。小本生意,虽不能大富大贵,但孝敬父母、养活全家,并不是难事儿。

  不过,回想起7月20日那场突如其来的洪水,仍让他后怕。“也就5分钟时间,水冲进了院子,没过俺胸部。”“我和父母都在厂区,幸好有一名工人先爬上了屋顶,把我们七八个人都拽上去,这才逃生。”

  第二天一早,云鹏飞从借住的村民家赶回厂房查看,洪水退了,然而厂区损失严重。

  灾后第四天,云鹏飞的工厂墙体上依稀可见大水漫过的痕迹,有2米多高,院子里污泥横流,他和工人们卷着裤腿,忙着清理现场;房顶晒满了被褥、衣物等物品,都是全家人匆忙逃生时来不及整理的……

  “人没事也算幸运了!”面对损失,云鹏飞自我宽慰道。

  是啊,生活还得继续。在云鹏飞和工人们忙着灾后修整的同时,屋后的山路上,国网荥阳市供电公司工人们忙着重新架设线杆。

  “这一排的电线杆,倒的倒,塌方的塌方,损坏不少,我们根据公司指挥中心制定的方案,重新在道路另一侧架设线杆。”国网荥阳市供电公司配网办王建伟介绍。

  和云鹏飞一样,灾后10千伏邵郑线沿线居民家里停水停电已4天。村民们不时爬上屋顶,聚集到村头张望,了解路边的抢修进度……

  【闻“汛”而动】集中优势兵力攻坚克难

  灾后抢修中的10千伏邵郑线,只是荥阳电网受损的一个侧面,据国网荥阳市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专责蒋琛介绍,受7·20特大暴雨灾害影响,荥阳电网175条配电线路中,78条线路受损。

  洪灾发生后,国网荥阳市供电公司党委精准研判、果断决策,李忠魁总经理挂帅“总指挥”,火速部署;董俊峰副书记担任“总协调”,深入一线,统筹协调,公司其他领导班子迅速下沉一线,严格遵守“水进、人退、电停,水退、人进、电通”原则,严守安全底线,按照“各个击破、先易后难、先大后小、保应急保民生”原则,启动72小时攻坚战。

  “先易后难,急事急办”“集中兵力,攥紧拳头,全力加快抢修进度”……在公司每天的抗洪抢险会商会议上,指挥部都会给出明确的工作要求。

  在环翠峪、崔庙镇王宗店、汜水镇廖峪村崎岖的山道上,抢修工人们忙着定位、挖坑、立杆、埋杆、安装线杆零件、放线、架线等,一系列操作下来,可不是一件小工程,不仅需要大量的物资和机械设备,更需要大量劳动力。在一些山路不通的地方,车辆和机器进不去,抢修只能打“人肉”战。

  面对急难险重任务,电力抢修工人们穿着厚重的工作服,奋战在高温酷暑下,汗水湿透衣背,疲惫爬满脸庞,有的人“泡”在抢修现场已经5天5夜,平均每天只休息两三个小时……

  作为此次抗洪保供电的荥阳抢修主力,郑州祥和集团荥阳分公司冯喜军连日来派出抢修人员高达1100多人次。最让他难受的是:山区配网受损严重,抢修难度大。“有一次在崔庙镇王宗店村,五六十位电力工人扛着高压线翻了一个大山沟,整整忙了一夜。”冯喜军坦言,工人们疲惫不堪,车辆机械使不上劲儿,非常艰难。

  好在,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正当国网荥阳市供电公司主要抢修力量昼夜奋战的关键时刻,来自省内外的电力支援力量——天津、湖南、山西、吉林、河南各地多支国家电网队伍会师荥阳,合力打响攻坚战。

  “兄弟单位的援兵们纷纷雪中送炭,我们很明显地感觉到国家电网上下一条心、全网一盘棋的规模优势和体制优势。”国网荥阳市供电公司李文华说,在省市公司的统一指挥、八方支援下,国网荥阳市供电公司铆足劲儿、拧成绳,挺过来了。

  【疫情叠加】中风险区域供电人24小时待命

  7月25日17时,经过72小时的鏖战,荥阳主干线路全部恢复供电。

  不过,受暴雨天气影响,考虑到道路坍塌,线路施工工期长等因素,荥阳市几个受灾严重的乡镇,如贾峪镇、崔庙镇、刘河镇、高山镇、汜水镇等都不同程度采取了临时性供电方案,长期来看,这种嫁接到其他线路上暂时性“借电”的做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急需喘口气后进行电网重建。

  “荥阳的灾后重建预计需要投资2亿多元,从本周开始,市公司已经下拨近5000万元资金用于灾后重建。”李文华告诉记者,如果说灾后第一时间的抢修恢复送电是第一阶段的话,从现在开始进入灾后重建的第二阶段,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真正把受灾的线路修复重建到位。

  就在该公司大规模调集抢修力量,投入灾后重建的时候,又遭遇严峻的疫情。

  8月10日,在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荥阳有3个地方被列为中风险地区。其中一中风险村庄位于受灾最严重的贾峪镇。与此同时,为妥善安置部分住院患者,郑州市骨科医院荥阳宜居健康城院区连夜收治了郑州六院部分患者。

  一方面要确保荥阳一些医疗机构、中风险社区不间断供电;另一方面,对一些卫生防疫部门、物资生产企业,加强线路摸排消缺,提供可靠供电。按照省市公司防疫要求,公司专门抽调骨干力量驻扎隔离区,抢修人员和车辆24小时待命,一旦发生线路故障,应急小分队随即出动。

  “有些职工刚忙完抗洪,接着就被派去防疫,可谓‘两个战场’无缝隙切换。”在李文华看来,抗洪+防疫,困难当头,公司上下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年度大考!

  【双重考验】荥阳供电人用行动筑起光明防线

  抗洪结束开始抗疫,车轮战、双线战下的荥阳供电人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奋斗的赞歌,为人民群众筑起了一道道光明的防线。

  在国网荥阳市供电公司职工的朋友圈,有张刷屏的照片一度令大家唏嘘不已。照片中,有位电力工人来不及摘掉安全帽,直接躺在水泥地上睡着了……这张照片的主角是冯喜军。

  回忆当时的情景,冯喜军说,那是在荥阳受灾严重的崔庙镇王宗店村,居民们停水停电,村子里唯一的水源就在半山腰,急需送上发电机才能抽水。

  “村民们没水没电,日子没法过呀。”他和同事们48小时没合眼,终于协调来一台发电机摸黑送上山。“村民们有水吃了,我就稍微躺地上休息一下,却不小心睡着了,被人偷拍发了朋友圈。”冯喜军解释。

  “我家里停水停电,妈妈一个人在家,我爸爸也是电力职工,我们俩都已经5天4夜没回家了……”90后蒋琛说。

  “明天必须恢复供电!”“不具备抢修条件,明天上发电车也得送电。”国网荥阳市供电公司贾峪供电所陈彬彬身处受灾最严重的区域,每次接到这样的指令,即使他和队员们再疲惫,也都不顾一切全力以赴。

  还有派驻荥阳市刘河镇小寨村第一书记孙盈宾,从洪水中背出受灾群众,安置和照顾孤寡老人……

  国网荥阳市供电公司党委指出,抗洪保供电尚未结束,疫情防控再次来袭,两场战斗,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但身在党旗下,考验的是荥阳供电人的忠诚、责任与担当。

  经过这两次大战,令人欣慰的是,关键时刻,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奔赴抗洪战“疫”一线,切实筑牢抗洪保电和疫情防控的“红色防线”。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广大团员青年、青年志愿者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真情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