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李白游皖南,穿越千年前盛世美景!领略安徽人文胜景,山水奇踪 !
来源:走吧网 时间:2020-10-29
导读:
10月25日上午8点30分,2020安徽自驾游大会“百车自驾活动”在马鞍山市正式启动。来自长三角一市三省及山东、湖南、湖北、山西、河南等省自驾游俱乐部、自驾车友116辆车310人汇集诗城马鞍山,一起“跟着李白游皖南”...
10月25日上午8点30分,2020安徽自驾游大会“百车自驾活动”在马鞍山市正式启动。来自长三角一市三省及山东、湖南、湖北、山西、河南等省自驾游俱乐部、自驾车友116辆车310人汇集诗城马鞍山,一起“跟着李白游皖南”。
百车自驾活动从马鞍山出发,沿和县丰乐古道风景道至王店村,经鸡笼山,过半月湖,行进于含山县伍子胥古道,抵达天下第一游记名山褒禅山,车友们还共同游览了王安石笔下的华阳洞。
李白生前多次来到皖南,光马鞍山就留下了60多首名篇。从诗仙诗篇汲取灵感,将皖南胜景分为“人文、青山、绿水”三大板块,串起“马鞍山-芜湖-铜陵-宣城-黄山-池州-安庆”自驾大环线,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让驾友们感受安徽的“人文胜景,山水奇踪”。
李白墓,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镇太白行政村谷家自然村旁,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墓地。唐宝应元年(762年),李白去世,当涂县令李阳冰将他葬于城南龙山东麓。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李白生前的好友范作之子宣歙观察使范传正与当涂县令诸葛纵合力迁葬李白于与龙山相对的青山。
李白墓占地100亩,分前、中、后三个部分,有牌坊、太白碑林、眺青阁、太白祠、李白墓、十咏亭、青莲书院、盆景园等景点。李白墓完整地保存了唐代名人墓葬形制,太白祠、享堂集中展现了明清宗族祠堂的建筑风格,“宋碑”则详细记载了李白生平身世和诗歌成就,“太白碑林”镶嵌着著名书法家书写的李白各个时期经典诗碑106方。
太白祠为前后两进,素白粉墙,灰黑瓦顶。祠内青砖铺地,飞檐耸脊。正庭门楣上悬林散之手书“太白祠”横匾。厅内迎面耸立一尊高2.47米、重约3吨的汉白玉李白塑像。塑像侧身而立,左手按剑,右手后双眸含慧,胡须飘拂。
太白祠位于墓园中轴线上,堂中塑像背景是一幅墨绿色微版画,以李白在当涂游踪为写意,版画上方为书法家舒同所题“李白高踪”匾额。厅堂下中上方悬有书法家司徒手书“诗无敌”三字匾。两侧壁上镶嵌着6块石碑:1块雕刻李白全身画像;1块刻有李白《临路歌》;另3块重刻唐代李华、刘全白、裴敬撰写的碑文,最为珍贵的1块为幸存的宋碑。
李白墓呈圆形用方块青石垒成。墓前有清代花纹碑一方,上刻有“唐名贤李太白之墓”,据传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手笔。据考证,墓内有唐代宣歙观察使范传正所刻唐碑一块及李白仙骨。
李白墓墓园内左侧有“青莲池”,拱形“化鹤桥”横跨池上,连着“十咏亭”。
李白晚年在当涂写过十首歌咏当涂山川风物的诗,谓之《姑孰十咏》,后人曾在姑溪畔建亭以志,后毁于“文化大革命”之中。后新建的“十咏亭”,亭中央石碑上镌刻着李白《姑孰十咏》。
太白碑林内镶嵌着书法家书写的李白各个时期经典诗碑106方,作者有毛泽东、鲁迅、郭沫若、于佑任、沙孟海、林散之、楚图南、启功、陈立夫、沈鹏等,太白碑林将诗歌、书法、建筑艺术溶于一炉,是文化精品的代表作。
天下第一矶~采石矶
采石矶是长江三大名矶之一(另两个是南京的燕子矶和岳阳的城陵矶),位于马鞍山市区西南约5公里处,海拔131米的翠螺山探入西侧的长江,月牙形的锁溪河包围了山的东面。
采石矶因李白而出名,相传他醉酒后赴江中捉月,溺死于采石。游客来寻访诗仙足迹的同时,还可以看到秀丽的园林景观和壮阔的长江水色。
太白楼原名谪仙楼,位于安徽马鞍山市采石矶风景区内,面临长江,背依翠螺山,是一座金碧辉煌,宏伟壮丽的古建筑。与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黄鹤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长江三楼一阁”,素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称。
赴采石矶谒诗仙太白
秋到皖南叶飞柔,
采石矶头谪仙游。
太白若生今盛世,
斗酒华章更上楼。
李白生前极爱采石矶山水,多有登临,写有《夜泊牛渚怀古》、 《望天门山》、《牛渚矶》、 《横江词六首》、 《临路歌》等诗作。据传李白系在采石江上泛舟赏月,酒醉落水而死。死后即有李白墓(衣冠冢)埋于此处。北宋时建李白祠,明正统五年(1440年)建太白楼、清风亭,现在的太白楼系清光绪二年(1876年)重建,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李公青莲祠
唐李公青莲祠门前秋色渐浓
和县丰乐古道又名彩虹大道,被誉为最美乡村公路。正值深秋十月,沿途晚稻田一片金灿灿,半月湖水青翠欲滴,车友们一边享受着绿水青山,一边通过对讲机开始向当地文旅部门咨询,古道长多少公里,沿途有哪些适合车队停车点。含山县伍子胥古道全长7.5公里,连接古韶关和华阳洞,沿途有人文、自然等景点50多处,穿行其间俨然世外桃源。
远眺鸡笼山
天下第一游记名山~褒禅山
褒禅山,古称华山,位于含山县城东北7.5公里。其东有灵芝山,山上树木参天,古以盛产灵芝得名;中有起云峰,高耸入云,“天欲雨,山则云遮雾障”,西有碗儿岭,相传一罗汉出生于此,饮食后投碗于岭上,至今仍见坐卧痕迹。登褒禅山极目远眺,四周青峰环绕,山野之趣,赏玩之乐,探幽之险,登临之兴,令人流连忘返。
北宋大臣王安石曾游此,作《游褒禅山记》:“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今碑记尚存,众多洞天,泉水之胜,仍吸引游人。
号称天下第一名洞~华阳洞
华阳洞是褒禅山主要景观,洞内自然景观琳琅满目,争奇斗姿,各显其妙。宋朝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当年慕名游览,举火探洞,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游褒禅山记》并考证其名曾为“花阳洞”,为文学史增辉生色。
华阳洞现在有天洞、碑洞、门洞、地洞4处洞穴,已探明的洞群长5000米,有10大景区、102个景点。其中碑洞名弥四海,也即王安石游记中所记"华阳洞"。碑洞环空经丈,左折如楼,石罅流泉,淙淙可闻。洞内游人题字甚多,以“华阳”和“万象皆空”两处题字最为醒目。
百车采风踩线活动全家福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