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文空间到咖啡馆,这是属于山海之城烟台的小文艺
来源:新旅行 时间:2021-04-16
导读:
烟台,背靠山东丘陵,坐看渤海和黄海的交汇,这里是不折不扣的山海之城,是内陆文明和海洋文明优美又矛盾的交织。这也成了我生命节奏的和弦,不丢失传统,又乐于探索。这里有让我总想着那一口的烤海肠,街角从小学时...
烟台,背靠山东丘陵,坐看渤海和黄海的交汇,这里是不折不扣的山海之城,是内陆文明和海洋文明优美又矛盾的交织。这也成了我生命节奏的和弦,不丢失传统,又乐于探索。
这里有让我总想着那一口的烤海肠,街角从小学时就没有变化的焖子摊,也有目前为止喝过最好的冰博客Dirty的咖啡馆,和在泉州旅行时穿越时空重新认识的20多年并没有在意过的天后宫。我并不是传统意义的老烟台,但当我把我眼中的烟台呈现出来时,便会找到每次在异乡自我介绍时的心情——我来自烟台,一座山海之城。
人文空间
天后宫
坐落在儿时几乎天天路过的南大街上的天后宫,最近成了颇为“网红”的打卡点,令我也有点意外。虽然对于很多老烟台来说,在车水马龙的南大街一侧停下来拍照,实在是太不当地了。不过我倒是愿意直面“网红”风潮,认真地推荐一下这个早就和烟台城融为一体的闽南地标。烟台是北方海上贸易的中心之一,拥有山东三分之一的海岸线,传说是八仙各显其能、乘风破浪的地方。从明朝开始,烟台就逐渐发展成一处源于闽南的妈祖文化的传播中心。数个妈祖庙在烟台地区兴建开来,但最著名也是最宏伟的就是烟台的天后宫。
从光绪十年(1884年)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历经22年终于将这座展示闽南风采、显示出高超艺术水平的恢宏建筑竣工。宫内为山门穿斗式结构,木石构件建筑精美,雕刻着吉祥图案、古代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这是北方唯一 的具有闽南风格的妈祖庙,时称“鲁东第一工程”。如果去过泉州的天后宫,会发现两座天后宫的种种相似,而泉州的天后宫里也有对烟台天后宫的精彩描写。
芝罘区南大街257号(南大街与胜利路交汇处)
烟台美术博物馆&理想咖啡
在我以前的印象中,烟台美术博物馆就是一家老派的免费的市级博物馆。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因为要看一个摄影展带我重新认识了这里,彻底改变了我的固有印象。
烟台美术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地市级美术博物馆,集展览、收藏、研究、公共教育等职能为一体。其位置在烟台可谓是无馆出其右,位于直面城市地标烟台山灯塔的滨海景区,所以看海的间隙不妨进去转上一圈,展厅不大不小,看完展还可以去位于博物馆内的理想咖啡来一杯咖啡,坐上一会儿,当然通过窗户依然可以看到不远处的灯塔和近在咫尺的大海。
芝罘区海岸路20号
咖啡馆
花花花的咖啡
这里是一个花花草草的空间,除了店门口的绿植,店主也会每日更换一些鲜花,最美妙的是店内还有一棵小树,顾客可以围着小树落座,品着咖啡聊天或者看看书。
年轻的老板夫妇投入了百万元在咖啡设备上,令我初次造访就眼前一亮——室内中岛的咖啡工作台上,各种设备几乎都是顶级配置。门口的小柜台后也藏着一个咖啡台,架子上是来自各地的优质咖啡豆,看得出店主对咖啡品质的要求。憨态可掬的老板在韩国读书生活多年,也是在读书期间对咖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到烟台开了这家小店。如果你热爱咖啡文化,随时可以跟正在咖啡台忙碌的店主聊上两句,也可以根据你的口味需求用不同的咖啡豆子给你制作一杯你想要的咖啡。个人非常推荐他家的Dirty,加入冰溜的牛奶品质颇高。
莱山区清泉路明珠花园A5栋
等等等邓咖啡
念出来都觉得有点诙谐的名字,老板是拿过奖的咖啡高手,咖啡豆也都是在二楼的工作室亲自烘焙,在这里来一杯soe绝对是午后休闲的最佳选择。
空间设计令人过目难忘。一楼整面的玻璃门带来了很好的采光,给现代灰色和木质的观感带来明亮和层次。部分座位区和吧台通过高度差将台阶与座位进行无缝切换。吧台内外地面不同标高的处理,让客人和咖啡师有最舒适的交流环境。二楼相对小很多,有两个座位、仓库和烘豆机,以及店主私藏的球鞋。
芝罘区市府街30号
当地菜
蓬莱春
蓬莱春可以说是烟台鲁菜的代表了,百年的老字号传承着正宗的传统老味,老烟台人一直都非常喜欢,每过一段时间去吃一顿成了很多人的生活习惯。如果你对鲁菜感兴趣,或者对名声在外却不温不火的鲁菜有一探究竟的好奇,蓬莱春应是不二之选。葱烧海参、全家福、樱桃肉、炸蛎蟥、葱烧蹄筋、三鲜焖子、酱爆巴哨、九转大肠,都是蓬莱春的鲁菜经典菜。如果不打算堂食,还可以选择门口的外卖窗口。
芝罘区毓璜顶西路13号
旺角小渔村
我去过国内外很多沿海的地方,但出产海肠和能把海肠做好吃的地方,我觉得可能只有烟台。除了传统鲁菜馆的炒海肠,海肠捞饭也是烟台的一绝,而旺角小渔村的招牌就是海肠捞饭。这道本店特色,满满一大盘,上面是层层海肠,切成短短小段,下面是米饭,盛一勺吃在嘴里,海肠鲜香脆,米饭吸收了海肠的汤汁,可口鲜美,回味无穷。除了海肠捞饭,还有推荐菜海胆蒸蛋、拿过美食大奖的海鲜疙瘩汤等。
芝罘区上夼西路91号
三合园
门口挂着中国鲁菜名店的三合园是烟台有名的老饺子馆,门面不大,装修也简单老气,看起来就是典型的家常馆子。1950年由丁仁南与两位磕头拜把兄弟合伙出资创办,故称“三合园”,取桃园三结义之意,颇有点江湖气质。店里的顾客基本上都是本地人,人气非常旺。饺子现包现煮,皮薄馅大,内料不散,咬一口,汤多汁鲜。招牌当然是海肠水饺和大家都爱的鲅鱼水饺。鲅鱼饺子很大,有人戏称说像韭菜盒子大小,里面满满的都是白色的鲅鱼馅,味道鲜美上头。
芝罘区上夼西路72号
塔山焖子
烟台焖子是烟台不多但颇为特色的传统小吃之一,用粗制地瓜淀粉做原料,加水打冻,又切成小块,用锅煎到外边成焦状,颜色由白逐渐透明,并佐以虾油、芝麻酱、蒜汁等调料上桌。烟台焖子的历史我无从追溯,但自孩童时,它就是我最爱的小吃。烟台焖子摊位不少,但获得地道老城人认可的凤毛麟角,塔山焖子就是之一,也是我常去的一家,经常有老客驱车几里,就为了一碗纯粹地道的风味。
塔山焖子位于塔山菜市场里面,如果找不到路,随口一问,无人不知。赶上饭点时,总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仅有的几张桌子有时排不上,只能站着吃。因为现吃才能体会焖子的最好口味,所以不太有人会打包回家再吃。拿起用铁丝拧成简易麻花状的小叉子(吃焖子的传统餐具),扎上一块儿,蘸上汤汁,一口下去,满是曾经放学后先回家偷偷跑来吃上一碟的回忆。
芝罘区上夼西路101号塔山市场内
东升灌汤包
还记得小时候每次去海边的时候,比起下海“洗海澡”,倒是对海边的一家包子店更为期待——东升灌汤包。
老东升就在老张裕的旁边,曾经似乎还换地址消失了一段时间,令我颇为失意,每次去海边都觉得少了点什么。还好,后来东升新店又开,环境更加明亮,墙上的老照片还能让我这种20年前的老客找回曾经的一些回忆。如今包子的种类更多了,但我还是更爱最传统的灌汤包,当然,也非常推荐可能更兼具海鲜特色的海肠烫面包。
莱山区迎春大街231号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