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传统 非旺季观“海”指南
来源:匙叉旅行指南 时间:2021-01-07
导读:
夏季避暑,冬季避寒,这似乎是大部分人的传统旅行路线。舒适的体感温度可以带来精神的放松,但有时候尝试一下反其道而行之也许会有意外之喜。这也是我们这一次行程推荐的灵感来源:冬季不去热带海岛,也能去看“海”...
夏季避暑,冬季避寒,这似乎是大部分人的传统旅行路线。舒适的体感温度可以带来精神的放松,但有时候尝试一下反其道而行之也许会有意外之喜。
这也是我们这一次行程推荐的灵感来源:冬季不去热带海岛,也能去看“海”。
中国不仅拥有宽广的海岸线,更有无数处在内陆、堪比海洋般广阔的巨大内陆湖。没有椰风白沙,却每一处都美出了自己的性格。或温暖,或冰封,或清新柔婉,或超尘出世。虽然并不是广义上的“海”,但不失大海的碧蓝、广阔与惊艳。
泸沽湖
泸沽湖处于云南和四川的交界处,一侧是云南,另一侧就是四川。海拔2685米,平均水深40米,能见度却可以达到12米。
告别了阴雨连绵的暖风气流,冬季的泸沽湖终于迎来了一年中能见度最高,也最湛蓝的时节。
没有过多的游人,只有冬天干燥清爽的大把晴天,红嘴鸥也早已成群结队从西伯利亚赶来。
云南的云不仅飘在天上,更飘在水里,泛舟在泸沽湖上时,总是不能自已地将视线停留在湖面,仿佛时间静止一般凝视,再凝视。水中倒映的湖光山色和日光云朵怎么也看不够。
泸沽湖冬季很少下雨,每天都是湛蓝的天空和湖水,不用调色,不用滤镜。大批红嘴鸥在泸沽湖上盘旋,围绕着猪槽船翩飞起舞,在阳光下早已让人忘记了冬日的沉闷与寒冷。
冬日里草海虽然早已变枯,但呈现出的黄色却并不干枯沧桑,反而是一种稳重大方,饱满而别致的黄色。小船穿梭在茂密的草海中,伴着水上升腾起的水雾,恍然如梦境。
等到晚一些的时候,满天繁星让泸沽湖的夜晚变得华丽无比。在湖边古老的摩梭人村落里不仅可以拥有广阔的观星视野,更可以感受到地道的摩梭族特有的歌舞。
冬季的摩梭人总会在空地上支起火塘,不仅为了取暖,更是烹制美食的工具。火塘文化也是纳西族文化里非常重要的部分。围坐在火塘旁,吃着地道的火塘土鸡、烤土豆,身边有歌舞相伴,头顶有繁星闪耀,又是一种全新诠释泸沽湖的方式。
抚仙湖
抚仙湖向来有“昆明后花园”之称,因为对于昆明来说,抚仙湖不仅是琉璃万顷可以替代大海的存在,更是一股充满治愈的力量。
抚仙湖的储水量相当于15个滇池,6个洱海,4.5个太湖,3个西湖。拥有如此浩瀚的水量,但抚仙湖大部分时间却是简单而优雅的,澄澈而清澈的蓝色一年四季都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抚仙湖并不是海,却拥有许多海洋的特质。水清沙白,和岸边卷起的阵阵波浪总能给人营造海岸的错觉。因为水质清澈,所以当阳光照射在湖面时,总有波光粼粼的亮点,就像名字一样充满了“仙气”。
抚仙湖水下存在着一座中国四千年前的古城。水下的这片建筑群里有近十层楼高的金字塔,广阔如斗兽场的圆形广场,刻满了图腾的石柱……
何时何人留下了这座古城,又是为何离开?如今我们只能推断出它的大致年份,其余信息早已淹没在时光的长河里。
除了游湖,冬季赏樱也是很特别的体验。隆冬时节,许多地方早已寸草不生,但云南抚仙湖畔的冬樱花却开得正艳。
云南的冬樱花花期一般在10月至第二年1月,每年都在冬季格外湛蓝的抚仙湖畔悄然盛开,如云霞般飘满湖畔,在冬日的阳光下美成了一幅画。
洱海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毫无疑问,苍山洱海构成了大理城传承千年的结构形态,也道出了这一处古城风花雪月般的性格。
洱海位于大理古城的东侧,就在碧绿的苍山脚下。无敌的山水美景和湖边众多独具风情的民族村镇,都是无数人向往洱海的理由。
洱海边总是十分安静的,当以苍山为背景,阳光透过云层,折射在湖面时,幸运的人将会看见著名的“洱海神光”。这是无数人到访洱海的终极目标。
这一方耳朵形状的湖泊,不仅需要用眼睛来观赏美景,调动“耳朵”来捕捉风的声音,也是感受洱海的另一种方式。
洱海很大,大到岸边似乎总是看不见人烟,只有矗立在水中的枯木一如既往地陪伴着旅人。
这些枯木或形单影只,或成群结队在水中站着,水从缝隙里流过,看似寂寥的画面在澄澈湖面的倒映下,却将蓝天白云与巍巍苍山一同框住。
无论是在洱海边小住几天,还是骑车乘船,都是感受洱海风情的绝佳选择。如果将范围放宽一些,湖边还有金梭岛、小普陀、南诏岛、双廊、喜洲等民族村镇,可以感受到神秘的西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纳木措
作为藏民心中的“三大圣湖”之一,如果说夏季的纳木措蓝的让人心醉,那么到了冬季,千里冰封的纳木措就完全是一方奇幻的神话世界。
纳木措的湖面海拔4718米,有如此高海拔的湖泊全中国屈指可数,也让它成为了藏民心中最接近天堂的一个湖泊,无论是藏语“纳木措”,还是蒙古语“腾格里海”,都是“天湖”的意思。
冬季的纳木措早已千里冰封,巍峨的雪山,高耸的冰川,飞舞的雪花都是纳木措冰雪天堂的组成部分。
拨开冰封湖面上飘满的雪花,纯净的蓝色立刻跃至眼前,干净的冰面里没有一丝杂质和灰尘,只有望不到尽头的深蓝色。
湖面的波浪在瞬间凝结成拱起的模样,一层一层地堆叠在岸边;巨大冰面在挤压下翘起,冰晶在阳光下透出不同的蓝色;脚下湖底深处传来冰裂的不断轰鸣,仿佛神明在天地之间传达信息。
只有站在冬天的纳木措,才能体会到藏民心中对它无限的崇敬与向往从何而来。这一片极致的冰雪世界是无比圣洁的,会让每一个到来的人念念不忘。
一到冬天,冰冻的湖面就会与湖滨的平原相连接。湖边的平原上挂满了藏民们的哈达和经幡,更有不少虔诚的信徒在冬天农闲季节前往纳木措转经。
冰天雪地的世界里,蓝天下手持着转经轮的信徒们喃喃低吟,丝毫不在乎天有多冷,雪有多大。
而夜晚降临后,闪耀的冰雪逐渐暗淡,头顶的星河开始闪耀。庞大的夜空笼罩着整片视野,让人内心感到无限的安静祥和,此刻才能真正体会到李白口中的“手可摘星辰”。
青海湖
夏天的青海湖凉爽广阔,冬季的青海湖银装素裹,但一年四季不变的,是青海湖的纯净。
纯净,是每个来到青海湖人的最直观感受。纯净的天空没有杂质,青色的湖水仿佛能与蓝天相接,整个世界一尘不染。
冬季的青海湖被大雪覆盖成雪白,山体是白色,路面是白色,只有冰冻的湖水透出蓝光。白雪在阳光下炫目耀眼,让青海湖宛如一块翡翠镶嵌在冰天雪地中央。
青海湖的冬季虽然是一副冰天雪地的模样,但由于海拔和地理原因,冬季日照时间极长,气温并不会很冷。所以青海湖的湖面并不是完全冻住的,部分湖面甚至还在寒风里流动。
放眼望去,冻住的冰面、运动拥挤的巨大冰块、还有未冻住的波澜湖面极具动感。阳光穿透冰块折射出不同层次的蓝色,在白雪覆盖的世界里格外显眼,与雪后的草原、雪山构成了高原上壮丽的冬日画卷。
相对于高原上的其他地区,青海湖的冬季还透着丝丝温柔,因为一到冬季,青海湖就变成了“天鹅湖”。
从西伯利亚等多个地区前来过冬的大天鹅不约而同地聚集在青海湖,构成冬日青海湖的主要居民。其余还有斑头雁、鸬鹚、绿头鸭等鸟类一同选择来此过冬。鸟类通常晚上在冰面上休息,白天则来到没有封冻的河面栖居捕食。
青海湖畔的雪中精灵们是大自然最美的馈赠,静静观赏这些生灵小小的身影,不仅会感觉到蓬勃的生命力,更能被纯洁的大自然所震撼。
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的高纬度和高海拔,满足了水源在冬季速冻的完美条件,所以赛里木湖的冰封景色是极具冲击力的。
曾被叫做“净海”的赛里木湖四面环山,高山雪水历经数万年缓慢注入,丰富的矿物质沉积在湖底,于是结成的冰面通体湛蓝。
而西北的大风更像一位冰雕师,在大风下,冰面不仅被吹得光亮如镜,起伏的波浪在半空中被急冻,停留在跃起的那一瞬。
一层层的风浪被吹起,一层层的冰雪相互掩盖、交织,形成千姿百态的形状,宛如一座座天然冰雕。
如果在初冬,湖水只有部分结冰的时候,冰水交接的地方通常会散落着大片巨大的冰块。它们都是在大风的吹拂下碰撞而碎落的巨大冰晶,在阳光下仿佛水晶般闪耀。
如果是湖水完全冰封的深冬,赛里木湖还将迎来另一种贝加尔湖上的同款冰下奇观——蓝冰和气泡冰。
幽兰的冰面下一串串白色的气泡不仅姿态飘逸,动态的曲线更像是仿佛马上就要破冰喷涌而出,成群排列。在寂静的冬季里视觉感受十分震撼。
近百米的湖泊全部冰冻,一眼望不到头的蓝冰幽静而深邃,平静的冰面下封印着无数气泡,万籁俱寂中等待着春天到来的那一天。
赛里木湖的冬季是漫长寒冷的,但对于生活在此的小动物们来说,却是难得可以肆意放纵的季节。白雪是最好的保护色,雪鸮、狐狸、野兔等都是这里的常客。
这样的“海 ”,即便在冬天也充满灵动,带着独有的韵律,深邃中满是神秘、梦幻和空灵。这种无声的魅力也在无时不刻地吸引着我们,走一次反传统的线路,来看“海”吧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