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0-06-15
导读:
□河南日报记者董娉屈晓妍 “咚”!鸟群撞击挡风玻璃的一声巨响伴随着震动让人一惊;大雾笼罩下的航道一片模糊,只能凭仪表盘认“路”;夜晚的高空,星河灿烂,让人情不自禁赞叹……这样的场景不仅会出现在真实的...
□河南日报记者 董娉 屈晓妍
“咚”!鸟群撞击挡风玻璃的一声巨响伴随着震动让人一惊;大雾笼罩下的航道一片模糊,只能凭仪表盘认“路”;夜晚的高空,星河灿烂,让人情不自禁赞叹……这样的场景不仅会出现在真实的飞行中,也能在模拟机舱里身临其境。
6月14日上午,走进位于郑州航空港的BAA(中国)航空培训中心模拟机大厅,一台长宽各约8米、高约9米的长着“大长腿”的白色“箱子”正在半空中左右摇摆。
作为河南首台通过民航局认证的D级全任务模拟机,这台价值不菲的“大块头”,正在进行着模拟机飞行训练。舱内全景模拟系统可随时切换至不同天气、时段和全球各大机场跑道。
“嘀、嘀、嘀……”警示音响起,模拟机与楼梯间的悬梯缓缓放下,南航河南航空的机长洪波与学员们一起走进了机舱。
“我们每年要进行至少2次共24个小时的模拟机飞行训练,在这里才是真正享受到了家门口的培训便利。”说起这个,洪波兴奋不已。
进去才发现里面大有乾坤:密密麻麻的各式按钮让人眼花缭乱,模拟座舱和波音737机型的驾驶舱是1∶1复刻出来的,驾驶操作与开真飞机无异。而这台机器每天可运行20小时左右,每年可运行超过6000小时,培训近300名飞行员。
驾驶模拟机是飞行员职业生涯必不可少的环节。每一次训练都是为了提升飞行员处置特殊情况的能力,避免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飞行安全。
“起飞、爬升、转向、平飞……”对于初次尝鲜的体验者来说,不仅能够感受“坐地日行八万里”,而且更加对“中国机长”们肃然起敬。他们肩章上代表“专业、知识、技术、责任”的四道杠,象征着对生命、责任的守护与敬畏。
“机长们在模拟机上训练一个小时的费用仅是空中飞行费用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培训中心业务负责人邓鲁华表示,3年内将再引进7台D级全任务模拟机,年培训能力将达到2000人,努力打造中部地区大型综合性航空人才培养基地。
编辑:郭同欢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