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 强化“一把手”的监督和执行力
来源:每日新闻网—聚焦中原 时间:2022-03-28
导读:
每日新闻网讯: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是继续发扬党建精神,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全面推动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全国各级单位部门围绕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
每日新闻网讯: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是继续发扬党建精神,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全面推动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全国各级单位部门围绕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进行了全面的探索,累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做法。然而,对“一把手”监督难的问题一直存在,其原因有:权力过于集中、体制机制不完善,权力运行不够“透明”、监督失位、执行缺位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如何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实施行之有效的监督,成为当前群众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
一、完善用人机制,选优配强“一把手”
一把手作为“关键少数”中的关键,被赋予重要权力,因其地位的特殊性,要求组织人事对领导干部考核选拔任用时务必严谨、慎重。一是严把人选“德”为先。始终坚持德方面考核不合格的领导干部不能选为“一把手”的原则.选出政治素质过硬、思想作风优良、勤政廉洁自律、遵守职业道德的领导干部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二是严把政治标准,通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集体决定、任前公示”的人选程序,把真正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的领导干部选为“一把手”。三是严格人选条件,把那些有本事、肯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群众爱戴的领导干部选拔到“一把手”工作岗位上去。四是科学轮岗制度,及时调整任期达到法定年限的“一把手”进行轮岗,避免因长时间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形成滋生腐败的温床。五是要实行连带责任制。采取谁推荐谁负责、谁考察谁负责的选人用人责任追究制度,对相关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从而提高人选质量,杜绝“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带病”上岗现象。
二、分权制约,让权力在笼子里、阳光下运行
“一把手”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领头雁,统筹着一个地区、部门、单位的发展方向,肩负谋篇布局的重任。为避免权利过于集中,减少权力滥用的机会,对“一把手”进行合理分权制约。一是发扬“群英会”,防止“一把手”花钱“一支笔”、用人“一句话”、决策“一张嘴”、项目“一手抓”等“一言堂”现象。二是建立健全“三权”制约工作机制,让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在阳光下相互制约与配合。三是细化班子责任分工,落实“一把手”不分管财务、人事、工程项目建设、行政审批、物资采购等“五个不直接分管”制度,形成“副职分管、正职监管、集体领导”的权利运行机制。四是完善权力公开机制,让权利更好的在阳光下运行。特别对于公开决策权和用人权等重点领域的权利使用,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确保权利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下运行。五是进一步完善党的公议议事规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委员会是党执政兴国的指挥部,“一把手”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领头雁。因此,建立起议决权和否决权的分权制衡机制,充分发挥党委会的作用。五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于规范用权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的“一把手”应得到组织的表彰,并树立典型宣传,让“一把手”感受到权力受监督的压力,同时感受到组织的关心。
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监督意识
加强思想教育是提高“一把手”思想政治素质,增强监督自觉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抓手,是做好“一把手”监督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一是强化“一把手”的廉政教育。利用党校集中培训、组织开展“三纪”(党纪、政纪、法纪)学习教育等方式,切实提高“一把手”的思想政治素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养成密切联系群众,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好品质。二是开展法制教育,建立健全法制教育机制,把法制教育纳入干部学习考核内容。要充分利用“两位一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时刻警醒领导干部审慎使用手中权力,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监督权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自觉接受监督,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三是加强警示教育。通过找寻身边典型的人、事案例,常态化开展典型案例教育、党史学习教育、观看警示教育片等,让领导干部养成自觉参与监督的良好作风,形成常态化监督的良好氛围。
四、完善监督制度,落实监督职责。
以同级领导班子监督、下级领导班子监督为重点,明确上级党组织和同级班子成员监督“一把手”的责任。一是领导班子内部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一把手”要管好班子、带好队伍,经常开展谈心谈话,切实履行好教育、管理、监督责任”。二是健全社会媒体、群众的监督机制。人民群众是监督的主体,要上权力在阳光下充分运行,必须接受群众监督和评判。要正确引导网络监督,鼓励和支持报纸、电视、电话、电台等舆论监督,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威力。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批评、建议、检举、控告、申诉等监督权力,让人民群众真实感受到主人翁的地位。三是加强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管理,加强对部门“一把手”的监督管理,特别加强对经济责任中的审计监督,定期进行经济审计。四是在党务、政务公开基础上加快网络问政步伐,扩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方便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五是建立部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一年一次对人民群众反馈、领导干部考核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整理形成报告,为监督管理提供借鉴依据。
五、建立健全谈话制度,降低犯错成本
所谓的谈话实则是事前、事中介入,起到提前防范和监督的作用。主要开展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的形式,及时告诫、提醒,起到警醒的作用,有利于广大领导干部不犯错误、少犯错误和及时纠正错误。廉政谈话和诫勉谈话要以关心教育和警醒干部为出发点,提前预防、及时提醒、严格教育,对有违纪违法苗头的,及时促其醒悟、自查自纠;对于轻微违纪行为,面对面批评教育,促其限期改正;针对问题较大的违纪违法,责令说清问题,及时做好挽救和补救工作,让廉政谈话和诫勉谈话成为挽救领导干部的重要监督手段。(通讯员 刘辉龙)
编辑:张一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