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监督维权

    河南宝丰县:乡村振兴示范区为何“容”不下几头牛?

    来源:每日新闻网—聚焦中原     时间:2022-04-07

0
  • 导读:

      图:河南宝丰县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养殖户杨战国老两口在设施农业用地上建起来的牛棚,被告知违法,需要拆除。  每日新闻网讯:养牛,本该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件好事,但在河南省宝丰县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

1.jpg


2.jpg

  图:河南宝丰县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养殖户杨战国老两口在设施农业用地上建起来的牛棚,被告知违法,需要拆除。


  每日新闻网讯:养牛,本该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件好事,但在河南省宝丰县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养殖户杨战国的十几头牛却成了当地矛盾集中点,从一开始的村级矛盾,到后来上升为领导与群众之间的矛盾,折腾了一年多时间后,最终惹恼了基层干部:“这个养殖户不地道,不是考虑他是实实在在养牛的,我早就给他拆的一块瓦也不剩……”


  “他这个是违法的,未批先建,想啥时候拆他就啥时候拆他,我告诉你……”这是宝丰县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管理委员会主管农业领导干部盛气凌人的回复。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主管领导如此大发雷霆?又发生了什么让养殖户被逼“拆棚卖牛”?本网工作人员实地进行了了解。


  在设施农业用地上养几头牛咋就违法了:群众满肚子委屈,似乎还不占理。 

 

  据官方资料显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宝丰县为打造出可推广的乡村振兴“宝丰模式”,闯出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子,在2019年8月打破行政区划,将原有分属两个乡镇的王堂、龙泉寺、马厂等七个行政村组合起来,成立了宝丰县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龙王沟示范区),而养殖户杨战国所在的马厂村芮庄组就是从张八桥镇划分出来的。


  本网工作人员了解到,由于行政区划调整,一段时间里,权责并没有随区划调整及时明晰,让很多人办事“找不到北”。虽然马厂村当时已经划分给龙王沟示范区,但在土地业务上仍由张八桥镇受理。


3.jpg

  图:这是2021年12月22日,由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领导干部带队,将杨战国牛场拆除的一角。

  

  2022年3月30日,本网工作人员驱车来到马厂村芮庄组,杨战国牛棚就位于村头西南处的空地上,牛棚的北面墙体有一半面积是用防雨布和石块临时做了封堵,格外显眼。


  据杨战国讲,这面墙是2021年12月22日,龙王沟示范区主管农业的负责人带领20多名工作人员现场执法拆除的。“我从来没有见过执法文件,他们都是口头给我说的,限我几天内自行拆除,头天晚上告诉我,第二天就来拆了,这面墙算是给我的警告……”


4.jpg

  图:这是2020年6月份,杨战国与马厂村民委员签订的保证金协议书,右边是村民签字。


  这时,杨战国的老伴向本网工作人员递过来一沓材料,她说,这些材料是他们2020年6月办手续的证明,一直小心翼翼的保管着。“俺们当时给村里交了2000元的土地复耕保证金,给张八桥镇国土所交了5000元的测绘费,村干部说手续一星期都下来了,盖这个牛棚是经过村干部同意的,现在示范区政府又说俺违法,俺实在想不通到底咋回事,为了养牛,这可是俺拿着好地块置换村民的麦场地。”


5.jpg

  图:这是杨战国养牛项目设施农用地复垦方案。


  本网工作人员从一本厚达几十页的设施农用地复垦方案报告书里看到,这份方案清楚地说明了杨战国牛棚目前所占土地属性为设施农用地,项目地址是宝丰县张八桥镇马厂村,落款时间为2020年6月。


  在另一份“协议书”中,马厂村民委员会与杨战国就土地复耕事宜进行了相关约定,而且需向村民委员会交2000元保证金,落款公章是宝丰县张八桥镇马厂村民委员会。


  由此可见,当时张八桥镇和龙王沟示范区在相关业务权责上并没有及时明晰。


  张八桥镇国土所原所长,也向本网工作人员证实了这一问题。“当时已经成立了示范区,虽然把这几个村全部划走了,但是他这一块(土地权责)没有说清楚。”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杨战国养牛占用的土地,符合设施农业用地政策,“当时村干部找到我,说想把杨战国的牛从村子里挪出来,正好上面下发有这个设施农用地文件,我也给他们说了,村里通过后,让他们直接递到示范区就行,由示范区报到县国土部门备案,因为这个不涉及审批程序。”


  按理说,钱交了,有村民们签名同意,并且还和村民委员会签了土地复耕协议,用地方面不该再有纠纷。


  然而,杨战国却告诉本网工作人员,村民委员会前脚刚收了钱,后脚就翻脸不认账。“俺们是在签最后一个用地协议上被卡着了,上一任村书记拿着公章向协议上盖的时候,村干部李小转说不让盖,就是在这打住车了。区里三天两头来说要扒俺的棚,俺天天揪着心,你说让俺老两口咋活啊……”杨战国的老伴看着眼前的十几头牛,嚎啕大哭,而此时杨战国噙着眼泪,泪珠在眼眶里不停的打转,说话中几次哽咽。


  杨战国说,在办理手续时,村干部李小转一开始很热情,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得罪了他,说什么也不让村支书盖最后这个章。俺想着赶快把牛挪出来,就给村里其他干部商量,他们说手续一个星期就下来了,盖牛棚时也没有人反对。


6.jpg

  这是杨战国与村民置换地块协议,被村民举报后,杨战国又让村民出具一份证明。


  “大概不到一年时间,有人就开始不停的向上面反映牛棚的事。第一次说毁坏了他的菜籽;第二次说建这个牛棚占了他的地,俺找到当时换地的人又出具了一份证明;最后一次说是牛棚未批先建。”杨战国说,他心里很清楚,是村干部在背后捣鬼。“这一年中,托了很多人给他们说好话,又去县里打点关系,管事的人说,告状这个村民背后有国土局的关系……”


7.jpg

  图:杨战国说,一直告状的村民曾在右边同意书中签过字。

  

  就这样,被村民举报后,杨战国的牛棚从2021年4月开始,就由龙王沟示范区受理,被认定为违法建设。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上访告状的村民曾在2020年期间签过同意书,并且建牛棚时,杨战国还购买了他的建材。

  

  用已废止政策文件混淆视听,基层干部对政策一知半解。 

 

  摆在本网工作人员面前的,还有一份设施农业用地协议,单从字面上来看,协议首页就已经漏洞百出,也正是因为这份协议一直被卡在村里,才导致杨战国的牛棚最终被认定成违法。


1.jpg

  图:本该是杨战国与村民委员会和龙王沟示范区签订的设施农业用地协议,却一直被卡在村里。协议内容却漏洞百出。


  其中,协议上面写着:按照《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自然资规【2019】4号等有关规定,甲、乙、丙三方……签订本协议……


  事实上,本网工作人员在自然资源部官方网站上查阅到,2019年,自然资源部联合农业农村部下发的文件正确名称为《自然资源 农业农村部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规【2019】4号。


  其实,用地协议中的这一文件是在2014年出台的,已经废止,正确名称应为 《国土资源部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27号。 

 

  本网工作人员在接下来的了解中惊讶的发现,当地对这份用地协议所依据的政策文件,不仅仅只是字面上出现了错误,而且还被一些工作人员体现到了工作当中,“指旧为新”,混淆视听。

  

  首先,从这份用地协议中赫然出现的“丙方”,将龙王沟示范区搬到协议内容里,就不难看出,当地执行的仍是根据国土资发【2014】127号文件的规定。  


  那么,宝丰县龙王沟示范区在具体实际工作中执行的又是哪个文件呢? 

 

  “他未批先建就是未批先建,他是违法的,想啥时候拆他就啥时候拆他,我再给你说”龙王沟示范区主管农业的这位负责人愤怒表示,杨战国这个养牛棚需要报批、写请示,区里同意了在向县里报。

 

  “他的手续只是走到土地局测绘队了,已经测绘过了,土地性质是设施农用地,可以用,但是土地局没有批,还没让他建他就开始建了。按土地部门要求,必须拆除。”很显然,这位负责人的回答,完完全全执行的是已经废止的文件要求。 


9.jpg

 

  根据2019年《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文规定:设施农业用地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经营者向乡镇政府备案,乡镇政府定期汇总情况后汇交至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涉及补划永久基本农田的,需要县级自然资源部门同意后方可施工。


  按照上述负责人的说法,杨战国牛棚需要县级自然资源部门报批、审批后方可施工,这与文件规定大相径庭。


10.jpg


  而在《河南省自然资源厅 农业农村厅关于改进设施农用业用地管理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通知》中再次明确:不涉及补划永久基本农田的,用地协议签订后即可开工建设,须在30日内到所在地乡镇政府备案


  文件中还规定,签订用地协议是由农村集体组织、土地承包者和经营者共同签订。根本不存在乡政府出现在用地协议里。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国家层面上,还是省级下发的文件中,都没有授权乡镇政府在设施农业用地取得程序上的审批权限。从“报批”“备案”的两字之差,将直接反映出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按照设施农业用地的文件要求,杨战国在2020年6月份,只需要和村民委员会签订用地协议即可开工建设。而当时杨战国已经向村民委员会缴纳2000元的保证金,又得到村民们的签字支持,所以并不存在矛盾问题。恰恰问题出现在村干部这一环节,手续上玩起了“拖字诀”。

  

  群众质疑:兴师动众的执法却拿不出依据?


  那么相关部门对杨战国养牛棚作出的“未批先建”又是否能够站住脚?


  龙王沟示范区主管农业的负责人在与本网工作人员沟通中,一再强调,给当事人下达过书面执法通知,并表示有自然资源部门出具的执法文件。


  而宝丰县自然资源局法制室工作人员却表示,他们的执法权限,只涉及占用耕地非农业建设的事项,对于设施农业用地并不清楚。


  作为自然资源局下派到龙王沟示范区的一位工作人员也表示,没有下达过这样的执法通知。


  随后,本网工作人员又向马厂村村支部书记求证,他表示从未见过有关牛棚的书面执法通知。


  通过了解,目前龙王沟示范区并没有组建综合执法机构,也就是说没有执法权。“我们执法还是以县里为主体,自然资源局给咱们配备有两名同志。”龙王沟示范区办公室工作人员说。


  本网工作人员了解到,就在前不久,龙王沟示范区让杨战国签下了一份自行拆除保证书。 “我是被逼无奈,保证书是他们写好的,只逼着我签字,如果我不签,他们说三天之内都要把牛棚拆了,夷为平地。”杨战国说,示范区也为他找过两次地方,但是土地并不符合建厂条件……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归根结底就是要让群众有奔头,创造更高品质的生活。眼下,这“几头牛”能否成为杨战国老两口致富增收的产业,不仅考验着地方领导干部的智慧和能力,也检验着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能否贯穿到具体工作中,落实落细。


  对此事的进展,本网将继续关注!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