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监督维权

    仅有呼吁是不够的!治好“996”这场“过劳病”,监管必须动真格

    来源:半月谈网     时间:2021-03-10

0
  • 导读:

    半月谈评论员杨建楠全国政协委员李国华建议对996工作制进行监管。他表示,当前我国“996”问题处于企业失控、监管失序、工会失灵的状态,鲜少见到“996”企业得到处罚,劳动监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劳动者维权困难...

半月谈评论员 杨建楠

全国政协委员李国华建议对996工作制进行监管。他表示,当前我国“996”问题处于企业失控、监管失序、工会失灵的状态,鲜少见到“996”企业得到处罚,劳动监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劳动者维权困难。延长法定工作时间的制度现象应当引起重视和关注,建议对“996”工作制进行监管。

近年来,因“996”工作制猝死、积劳成疾的新闻并不鲜见,公众和媒体批评“996”的声音也从未停止。但这种畸形的加班文化,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日益常态化,甚至被部分公司直接写在规章制度中,并衍生出了“弹性工作制”“大小周”等隐形“996”工作模式。

尽管我们早就清楚“996”会损害劳动者权益,也无益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我们同样意识到“996”与奋斗无关,与利益有关;我们更明白“996”是违法的,但全社会对于“996”的抵制却一直停留在呼吁阶段。对“996”的声讨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呼吁过后依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究其原因,是监管的失灵。要让“996”不再猖獗,监管必须动真格!负有监管责任的相关部门应出台具体措施,并有针对性地对违法企业依法进行严厉处罚,让劳动法在“996”这类畸形加班文化面前显现出足够的震慑力和约束力,而不是仅仅在纸面上空转。唯有如此,“996”这个困扰着整个职场的“过劳病”才能被根治。当奋斗回归本色,劳动者和企业方在法律的框架内走向共赢,中国经济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