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监督维权

    权威发布丨返郑人员要隔离吗?寒假会延长吗?

    来源:顶端新闻·大河报     时间:2021-01-15

0
  • 导读: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刘瑞朝  春节临近,疫情防控形势不容过分乐观。国内本土疫情呈现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1月15日上午,郑州市组织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发布郑州市疫情防控相关情...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刘瑞朝

  春节临近,疫情防控形势不容过分乐观。国内本土疫情呈现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1月15日上午,郑州市组织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发布郑州市疫情防控相关情况。

  【通报】郑州市连续330天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已对重点人群接种114610人次

  国外疫情呈加速流行态势,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国内本土疫情呈现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随着春节假期临近、人员流动增多,气温持续走低,防控压力持续增大。

  郑州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副组长、郑州市政府副市长孙晓红说,截至1月14日24时,郑州市连续330天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自去年1月疫情发生以来,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86例,其中:本土病例157例,境外输入29例;报告无症状感染者244例,其中:本土8例,境外输入236例。目前,全市正在治疗的确诊病例8例,正在接受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2例,均为境外输入。

  面对疫情,我国许多地区已经针对重点人群开展疫苗接种工作。那么,普通群众为何还不能接种疫苗?接种新冠疫苗后是否还需要继续佩戴口罩?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疫苗专班副指挥长、郑州市卫健委副主任段新国说,新冠肺炎疫苗重点接种人群主要包括从事进口冷链食品、口岸检疫、航空空勤、大型农贸市场、交通运输、医疗疾控;水、电、暖、气、物流、养老、环卫、通讯等城市运行保障人员;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者地区工作、学习等人员。这类人群具有相对较高的暴露风险,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十分严峻,对这类人群优先紧急接种,一方面是保护重点人群生命健康安全,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疫情的传播和扩散。截至目前,郑州市已对重点人群接种114610人次,下一步对尚未接种的重点人群本着应接尽接的原则,保障重点人群接种全覆盖。

  根据了解,我国目前接种的策略是按照“两步走”方案,第一步是重点人群的接种。第二步,随着疫苗的获批上市,疫苗产量的逐步提高,将会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通过有序开展接种,符合条件的公众都能实现“应接尽接”。

  段新国顺,新冠疫苗接种目的是在人群中建立免疫屏障,继而对全人群起到保护作用。在人群免疫屏障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即使部分人群接种了疫苗,新冠病毒仍容易传播。一方面,疫苗免疫保护率达不到100%,另一方面人群免疫力跟接种率成正比,需要有足够高的接种率,也就是绝大多数人都接种疫苗才能形成足够免疫屏障。

  目前仅对重点人群开展了紧急接种,在没有形成免疫屏障的情况下,大家的防控意识和防控措施还不能放松。因此,接种疫苗后还应该继续佩戴口罩,特别是在公共场所、人员密集的场所等;其他防护措施如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仍需要继续保持。

  【管控】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关联区域入郑人员严格落实7天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措施

  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针对重点人群的防控措施。

  在第一入境点解除14天集中隔离后返回郑州市的,应该在到达郑州前,主动向目的地所在社区或单位报告,严格落实居家隔离7天和2次核酸检测措施;

  来自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的入郑人员,应该在到达郑州前,主动向目的地所在社区或单位报告,严格落实集中隔离14天和2次核酸检测措施;

  来自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关联区域的入郑人员,应持有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郑后,严格落实7天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措施。必要时加做血清检测。

  春节期间,其他从外地返郑的人员,也要按照相关规定,返回后第一时间向居住地所在社区报告,配合当地疫情防控部门做好排查和信息登记工作。

  【教育】师生原则上不前往国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不跨省域长途旅行

  学校空间相对封闭,人员较为密集,一旦发生疫情,很容易快速扩散。寒假即将到来,放假前、放假中、放假后,郑州市学校如何进行疫情防控?

  郑州市教育局局长王中立说,市中小学校2月3日-4日开始放假,2月28日止,3月1日正式上课。幼儿园、职业学校开学时间不早于中小学。如疫情防控部门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新要求,寒假时间将适时调整。

  根据介绍,郑州将加强校园大型活动管控,节日期间,原则上不举办大型会议、联欢会等;开展一次专题教育,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一次疫情防控和安全教育,明确要求,压实家长和学生自身责任;安排师生错峰离校、返校,完善师生台账,妥善安排留校师生寒假生活,重点关注外籍师生动向。

  寒假期间,郑州市将加强校园管理。校园原则上实行“封闭式、网格化”管理,每天有1名党政负责同志在岗带班,加强应急值守,出现紧急情况随时报告。

  严格师生管理。师生要减少不必要外出,原则上不前往国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不跨省域长途旅行,确需离开居住地的,须向学校报告。学校每日要通过钉钉健康打卡和风险预警排查精准掌握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和活动轨迹,“一人一档”制定师生管理台账,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重点关注外籍师生动向。全面提升校园服务保障水平,妥善安排留校师生寒假生活。

  寒假期间,如有发热、干咳等症状时,应立即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主动告知14天的活动轨迹及接触史,并及时向学校报告。另外,强化督导检查。寒假期间,严禁学校开展任何形式的补课。按照属地管理,要对校外培训机构和驻郑高校开展疫情防控督导。

  【返乡】外地务工人员返回郑州过年需提前48小时向目的地所在社区、村报告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疫情防控,回家过年不可不谨慎。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针对农村地区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措施。

  郑州将加强农村地区疫情监测,严格落实首诊报告制度,提高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对新冠肺炎病例的发现和报告意识,一旦发现发热、咳嗽等疑似病例,不得收治,不得开具退热药处方,要尽快向乡镇卫生院报告;乡镇卫生院要立即组织核酸采样,尽快送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检测,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疫情、第一时间应对处置。

  根据介绍,郑州将加强对外地返乡人员的排查。外地务工人员确须返回郑州的,要提前48小时向目的地所在社区、村报告,了解郑州市的疫情防控措施,提前做好准备。到达郑州后,要立刻报告,并配合当地疫情防控部门做好信息登记和健康监测等工作,遵守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从外地返乡后,要多休息,少聚会。家庭聚餐建议实行“分餐制”,养成使用公筷的好习惯,提倡家庭私人聚会聚餐控制在10人以下。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从事冷链食品相关工作的人员、隔离点工作人员等高风险从业人员,非必须不返乡,必须返乡的需持有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三是引导农村地区减少春节期间聚集活动。严控庙会、集会,在红白喜事方面,坚持“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请不办”。红白喜事要在村委会、社区登记备案,严控参加的人数,严禁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和各类高风险人员参加。

  【城区】旅游景区、影剧院等场所接待人员不得超过核定人数的75%

  城区不同于乡村,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更是不容松懈。大河报记者了解到,城区疫情防控措施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加强公共场所的管理。要继续做好宾馆、大型活动场所等重点场所的扫码查验、佩戴口罩、公共区域消毒、设立“一米线”、限制瞬时客流量等常态化防控工作,严防人员聚集。旅游景区、影剧院等场所接待人员不得超过核定人数的75%,切实降低人员密度。民政服务机构、监所等重点场所继续封闭管理。

  二是强化交通运输场所疫情防控。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等场所要严格落实通风消毒、卫生清洁等防控措施,做好体温检测,提示旅客佩戴口罩。高铁站、火车站设置中高风险地区入郑人员专用通道,严格查验健康码、测量体温,发现健康码和体温异常人员,要认真排查,必要时迅速启动闭环转运。全市出租车和网约车驾驶员在运营中应全程佩戴口罩,并提醒乘客全程佩戴口罩。

  春节临近,在个人防护方面,借此机会提醒广大市民朋友,春节期间,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倡导大家非必要不出境,非必要不出郑,在郑州过年。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带头留郑过节。

  确有必要外出时,建议不要出境,也不要到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在出行前,要了解目的地近期是否有病例或疫情发生,返回的时候,也要提前48小时向所在社区、单位报告,并在返回郑州以后遵守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

  【监管】郑州市设置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1月20日启用

  近期,国内出现的多点零星散发疫情和局部聚集性疫情。冷链食品成为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渠道之一,郑州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副组长、郑州市政府副市长孙晓红说,郑州市强化冷链食品监管。强化源头监管。

  郑州在惠济区、中牟县各设立一个“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以下简称:集中监管仓),凡进入郑州市域的进口冷藏冷冻肉品和水产品,在储存、加工、销售前必须进入集中监管仓进行集中检测、集中消杀、集中存储、集中赋码。

  进口冷藏冷冻肉品和水产品生产经营者,按照“就近、便捷”原则,自行选择货物拟进入的集中监管仓,提前24小时通过“郑冷链”或“豫冷链”追溯系统(以下简称:追溯系统)进行报备,如实填报经营者及供货商名称或姓名,海关进口货物报关单,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食品名称、种类、数量,运输单位(车辆)、到货地点、预计到达时间,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运输途中严禁与其他非进口物品混装混放。

  进入集中监管仓的进口冷藏冷冻肉品和水产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病毒消杀和核酸抽样检测,取得预防性消毒证明、核酸检测证明、《郑州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出库证明》,并赋追溯系统食品安全追溯码后方能出仓。

  自2021年1月20日零时起,郑州市从事进口冷藏冷冻肉品和水产品储存、销售、加工的经营单位,须查验《郑州市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仓出库证明》、追溯系统食品安全追溯码。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