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接力·驻村答卷丨身入更心入 驻村更助村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时间:2025-10-31
导读:
“这个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年轻人,会不会是来走过场的?”3年前,当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昌卷烟厂动力车间副主任、35岁的黄楷戈来到襄城县湛北镇山前杨庄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时,村民们投来的目光中有期...
“这个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年轻人,会不会是来走过场的?”3年前,当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昌卷烟厂动力车间副主任、35岁的黄楷戈来到襄城县湛北镇山前杨庄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时,村民们投来的目光中有期盼,也有疑惑。
初到村里,黄楷戈的口袋里总装着一本民情日记,村路泥泞、路灯不足、邻里纠纷等大小事,村民的所需、所忧、所盼,都密密麻麻记录在册。针对群众出行难,黄楷戈积极协调资金铺设柏油路3200余米、修建生产路8000余米,安装太阳能路灯350盏,让村民告别黑夜摸路的历史。眼看暴雨后村里的排水渠淤堵,他牵头修建155米长的新排水渠,彻底解决内涝隐患。他还推动建成老年综合服务中心和标准化卫生室,组织医疗团队进村为村民免费体检,用贴心服务筑牢民生底线。民情日记本上的待办事项越来越少,村民的笑脸越来越多。
在黄楷戈的倡议下,仅有550户人家的山前杨庄村组建起“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等6支志愿服务队伍,百余名注册志愿者活跃在村头巷尾,关爱留守老人、公益理发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志愿红”,成了村里最温暖的底色。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村里“大红袍”花椒种植基地是村企联建的重点产业项目,由于种种原因,与之配套的引水灌溉工程一直未能动工,加之山地土质疏松、储水能力差,人工浇灌费时费力且效果不好。为解决这一难题,黄楷戈带着村“两委”成员踏遍山坡深入调研,多次召开会议,最终确定了在山顶挖灌溉井的方案。实地勘探、整体规划、招标建设,历时35天,一口深220米的水井建成,配套管网让整片花椒基地实现了全覆盖灌溉。
在黄楷戈的推动下,山前杨庄村逐步形成了村东冷链物流、村西光伏发电、村南瓜菜大棚、村北林果采摘的产业格局,200亩花椒基地、1000平方米加工厂房、195千瓦光伏发电站相继落地,村集体经济从“空壳”变“厚实”。看着身边的变化,53岁的村民苏俊霞快人快语:“黄书记把山前杨庄当成了自己的家!”
不懈耕耘,久久为功。今朝山前杨庄,产业旺、村庄美、民心齐,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村党支部也被评为全省“五星”党支部。
留言板
当驻村第一书记,既要身入更要心入,在实践摔打中强筋壮骨,在创新发展中破解瓶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跑好属于自己的这一棒。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