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河南时局

    依法加强传统村落保护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时间:2025-08-15

0
  • 导读:

      传统村落是民族民间文化的活化石、乡村历史文化的博物馆,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脉。保护传统村落,既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要。  河南省传统村落调查与保护工作起步是比较...

  传统村落是民族民间文化的活化石、乡村历史文化的博物馆,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脉。保护传统村落,既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要。

  河南省传统村落调查与保护工作起步是比较早的。

  2011年,河南省正式启动传统村落调查与保护工作,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的要求,制定《关于传统村落调查工作实施方案》,针对该领域存在的盲目拆旧建新、过度旅游开发和无序的建设性破坏等问题开展相关工作。

  随后,我省发布了《河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导则(试行)》《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为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政策遵循。

  各省辖市也创造性探索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地方性立法工作。信阳市、鹤壁市、平顶山市先后颁布实施了本地区的传统村落保护条例。新乡市、三门峡市等正积极推进当地的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制定工作。

  河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严峻挑战。当前,国家已释放出加强法治保障的明确信号。2025年5月公布的《国务院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将《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列入预备起草项目。这为我省加速推进省级立法提供了重要契机与上位法遵循。时不我待,河南亟须迎头赶上。

  在立法进程中,应聚焦于传统村落保护的主要矛盾点精准施策:一是坚守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二是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以社会效益为先;三是确保旅游开发不损害村落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守护历史风貌与原住民生活;四是统筹单体建筑保护与片区整体保护,避免碎片化;五是兼顾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态传承。

  唯有尽快构建起覆盖全省、层级分明、科学严密的法治保障体系,才能为中原大地宝贵的传统村落撑起坚实保护屏障,使其真正成为乡村振兴中的璀璨明珠。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