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河南时局

    坚决打赢“三夏”生产攻坚战丨机收减损就是促增产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时间:2024-05-28

0
  • 导读:

      本报记者卢松刘宏冰本报通讯员余江  “今天麦田比武,咱们不比谁割得快,而是比谁丢得少,以机收减损多少论英雄。”  5月27日上午,在息县路口乡弯柳树村一片金黄色的麦田里,10台不同型号的联合收割机,在...

  本报记者 卢松 刘宏冰 本报通讯员 余江

  “今天麦田比武,咱们不比谁割得快,而是比谁丢得少,以机收减损多少论英雄。”

  5月27日上午,在息县路口乡弯柳树村一片金黄色的麦田里,10台不同型号的联合收割机,在田间路边一字排开,息县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正在这里进行。

  “比赛开始!”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早已摩拳擦掌的农机手们,争先恐后地驾驶着联合收割机,轰隆隆地向麦田开进,收割、脱粒、秸秆粉碎一气呵成,靠边、停车、麦仓卸粮分秒必争,金黄的麦子装满一辆辆运粮车,麦田里只留下一行行整齐的麦茬。

  “丰收的每一株小麦,都是农民用汗水换来的。减损也是促增产,我们要力争小麦颗粒归仓!”息县农业机械技术中心主任陈金冶表示,组织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全面推广小麦机收减损技术,就是为了让农机手树牢减损意识,把机收损失尽可能降到最低。

  “机收减损,大有学问。要根据不同情况,适时调整收割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慢了影响作业效率,太快了就会有很多小麦抛洒出去,损失率自然会增加。”来自息县彭店乡的农机手路涛说。

  “1亩地多减损1两,全县260万亩小麦就能增产26万斤。”息县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三夏”期间,息县坚持以赛提技,在小麦种植区域全面开展机收减损比武和机收损失检测活动,加快普及机收减损技术,努力把机收环节损失降到最低,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