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河南时局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丨“光”生财 “木”生金 山乡产业兴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时间:2023-04-04

0
  • 导读:

      河南日报记者宋敏  南召县皇后乡娘娘庙村的石头山上,蓝色的太阳能光伏板通过一根根支架悬挂在半空中,平铺于地面七八米之上。  “这是全省首座空中50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不仅不破坏生态植被,2000多片光伏...

  河南日报记者 宋敏

  南召县皇后乡娘娘庙村的石头山上,蓝色的太阳能光伏板通过一根根支架悬挂在半空中,平铺于地面七八米之上。

  “这是全省首座空中50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不仅不破坏生态植被,2000多片光伏板还能随着阳光的照射角度调节方向,发电效率比普通光伏电站高10%。”4月2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驻娘娘庙村第一书记任歌武说,该光伏电站于2018年投运以来,每年发电50多万度,已为村集体带来80万元收益。

  在建成运行集中式光伏电站的基础上,省电力公司还积极发挥帮扶单位优势,利用捐赠资金,以“光伏+农户”“光伏+家庭农场”等方式,为困难群众增加“阳光收入”。凌秀哲是首批响应安装屋顶光伏的脱贫户,“村里租用我家房顶安装了21千瓦的光伏,年租金1260元,足以覆盖家里的电费,发出来的电上网还能壮大村集体经济。”凌秀哲说。

  前不久,娘娘庙村光伏电站二期200千瓦项目并网发电。“针对光伏发电不稳定等瓶颈,为促进新能源有序消纳,我们立足长远,还计划引进80兆瓦高效热储能和20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着力打造光风储多能互补集成全产业链,推动超级充电站、数字存储配电网等在该村落地。”任歌武说。

  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娘娘庙村,富民产业不仅有蓬勃兴起的光伏产业,还有围绕玉兰苗木形成的“花产业”。

  春天的娘娘庙村白墙灰瓦间,玉兰花竞相盛开。在村口一处苗木交易市场,吊车师傅正用绳索把带土球的玉兰树一棵棵吊装到板车上。

  “这批7厘米粗的精品玉兰树有380棵,价值两三万元,要销往贵阳市。”今年51岁的孟令富是南召县时代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负责人,他作为村里玉兰苗木“经纪人”,打通了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实现了从苗木种植、销售到绿化工程的“一条龙”经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娘娘庙村发展玉兰苗木已有30年的历史。“过去我们是长期抱着‘金饭碗’讨饭。”村党支部书记高先然说,省电力公司结对帮扶后,立足玉兰苗木等特色优势资源,积极探索“互联网+党支部+合作社+经纪人+农户”产业模式,成立了3个苗木专业合作社和苗木管理委员会,注册了“皇后玉兰娘娘”商标,实现了特色苗木、农产品网上展示及销售。

  在驻村第一书记的筹划下,该村围绕玉兰苗木,形成了从育苗、嫁接、修形、挖树到起球、吊装、运输、移植等全产业链,提供产品、技术、设备和用工服务,延伸开展园林绿化施工。目前,该村玉兰苗木年销售收入超600万元,成了深山里的“摇钱树”。

  “我们还将大力发展以辛夷、玉兰、食用菌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鼓励农户开辟网络销售及创业渠道,扩大家庭农场规模,在推动乡村振兴道路上当好‘领头雁’。”任歌武说。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