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丨打通科研路上的“青年洞”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时间:2022-11-15
导读: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副教授苗楠 自2011年进入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到2016年入职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至今,我已经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科研道路上奋斗了十年有余。一路走来,有过彷徨、迷茫,也曾遇到很多难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副教授 苗楠
自2011年进入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到2016年入职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至今,我已经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科研道路上奋斗了十年有余。一路走来,有过彷徨、迷茫,也曾遇到很多难关。
三年前,我正在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遭遇了瓶颈期,迟迟不能打开局面,我和团队都很低迷。恰在此时,学校组织师生到红旗渠参观学习,我第一次亲眼看到了蜿蜒太行山间的“人工天河”,深入了解了红旗渠的修建历史,不禁被红旗渠精神和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震撼和鼓舞。
回到学校后,我跟自己说,林州人民面对那么艰苦的环境和巨大的困难,都没有退缩,自己眼前这一点困难又算什么呢?我重新振作起来,和团队成员集中精力攻克难关,最终顺利解决了问题。
这些天,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阳红旗渠时的讲话和对广大青年人的深情寄语,结合自己的经历感触非常深,让我对红旗渠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备受鼓舞、深感振奋。
作为“90后”科研工作者,适逢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时期,我感到非常幸运。多年来的坚守也取得了小小的成绩,当得知我所建立的力学模型成功应用于嫦娥五号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任务时,我感觉很自豪,也更坚定了我为祖国航空航天事业奋斗一生的信心和决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如今,接力棒已经传递到我们的手中。我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坚定不移走下去,打通科研道路上的一个个“青年洞”,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本报记者 曹萍 整理)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