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河南时局

    全国人大代表汪中山:倡导全社会尊重科技工作者把更多优秀人才聚集到科技事业中来

    来源:顶端新闻·大河报     时间:2021-03-10

0
  • 导读: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张瞧  我国素有崇尚科学的传统,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氛围,激励了千千万万青少年投身科学事业,奠定了我国近十几年来各科学领域快速发展的人才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科技基础、科...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张瞧

  我国素有崇尚科学的传统,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氛围,激励了千千万万青少年投身科学事业,奠定了我国近十几年来各科学领域快速发展的人才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科技基础、科研环境、薪资待遇等硬实力方面还不具备全球领先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我提出了关于倡导全社会尊重科技工作者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秘书长汪中山在受访时表示。

  “我们要跻身世界一流科技强国,就需要倡导全社会尊重科技工作者,靠事业引人,靠环境留人,让科技工作者成为最受尊重的群体,用环境情感‘软实力’弥补物质条件‘硬实力’的短板,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和创造力,把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汪中山介绍说,当前在倡导尊重科技工作者方面,面临着一些“科技工作者的地位和待遇还不够高”“现行科技运行机制还不够顺畅”“科技工作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还不够强”等问题。

  因此,汪中山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倡导全社会尊重科技工作者。

  一是大力弘扬宣传科学精神、工匠精神。通过开辟大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栏目,强化科普知识教育,广泛宣传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生动事迹。开展优秀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宣讲巡演等活动;把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办成隆重的节日,开展大众评选“最美科技工作者”等活动,大力宣传和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在中小学教科书中增加反映我国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和热爱祖国的动人故事,开展科学工作者先进事迹展板、图片进校园等活动,加强青少年科学兴趣引导和培养。

  二是营造支持科技创新的宽松环境。搭建科研经费监督检查信息共享平台,相关部门在认定科研经费损失等问题时,要严格执行“三个区分开来”原则,用最大的宽容度对待科技创新活动,充分释放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全面落实以信任为前提的顶尖科学家负责制,赋予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优化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完善试错容错纠错机制。

  三是研究出台针对科技工作者的优待政策。相关部门在全国及各地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先进生产者、先进工作者、感动中国人物等评优表彰活动中,进一步提高科技工作者入围的比重。相关部门研究出台针对科技工作者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各地政府采取补贴、奖励等灵活方式,提高科技工作者的报酬。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提高科研人员收益分享比例。对于职称为正高级以上的科技工作者,参照现役军人优待政策,实行免费参观游览公园、博物馆、展览馆、名胜古迹等,优先购票乘坐火车、轮船、长途汽车以及民航班机,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地铁和轨道交通工具等政策。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