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河南时局

    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一图三册”“双承诺”为民服务解难题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时间:2020-11-17

0
  • 导读: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仵树大通讯员李培源张珂  “我家的这3亩6分地,今年平均每亩收玉米1400多斤,比往年高了三四百斤,这是几十年来头一次有这么高的收成!”11月13日,在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姬石镇范寨村村西头...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仵树大 通讯员 李培源 张珂

  “我家的这3亩6分地,今年平均每亩收玉米1400多斤,比往年高了三四百斤,这是几十年来头一次有这么高的收成!”11月13日,在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姬石镇范寨村村西头的田地里,绿油油的麦苗已长至脚脖深,四组村民张喜民站在自家地头,提及前不久地里的玉米收成,一下子就来了劲头。

  今年6月初,正值玉米播种时,范寨村遭遇大旱,由示范区党政综合办公室牵头给村里新打的机井派上了大用场。“过去浇一茬地,需要扯近200米长的水管,开着拖拉机,拉着电机水泵到河里抽水,耗时、费力、多花钱,现在机井通电,刷卡浇地,4块钱不到浇一亩地。”

  新打的机井为张喜民家增产增收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而他有所不知的是,村里田间地头日渐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深入开展“党员支部双承诺、为民服务解难题”活动带来的直接结果。

  在范寨村委会一楼门口上方的公示栏中,红色大字标着示范区党政综合办公室党支部结对共建承诺事项:1.每月到范寨村“两委”开展一次座谈交流,帮助村党支部开展工作;2.每月到村里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3.厕所改造尽早实施;4.村里安装必要的监控摄像头;5.农田电网改造机井;6.实施土地流转项目。

  张喜民家地头今年4月份新打的机井,正是示范区党政综合办公室党支部为范寨村承诺并兑现的六项实事之一,今年已为村里新打机井13眼且联网通电。

  事实上,机关党支部与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承诺办实事,只是示范区以“一图三册”为载体深入开展“双承诺”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该区围绕困难群众帮扶、基层社会治理、脱贫攻坚、文明城市创建、党支部建设等方面,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党员大会,走访群众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倾听群众呼声,找准群众最急最盼要解决的难题,列出需求清单,为“双承诺”全面铺开夯实基础。

  “我们要求每个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自觉走进群众,倾听群众呼声,深入了解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需要不需要、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承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承诺事项符合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王彦民说。

  “一图三册”分类指导“双承诺”全面开展

  不只是在范寨村,在示范区内的各个党支部,都能看到展示的“双承诺”活动流程图和党员活动手册、党支部工作手册、践行承诺记实手册,明确农村、卫生院、学校、机关、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的承诺任务和重点,让每一个党支部、每一名党员都能明白如何“承诺”并落实到底。

  记者看到,在村室悬挂的“双承诺”活动流程图上,将“双承诺”活动分为研诺、定诺、示诺、践诺、督(考)诺、用诺六个步骤。其中,“研诺”要求各村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倾听群众呼声,找准群众最急最盼需要解决的难题,列出需求清单。

  “定诺”要求各基层党支部和党员按照“双结对”要求,深入分包农村基层,调研了解群众需求,充分结合岗位职责和工作特点,根据调研情况认领群众需求清单,科学提出承诺具体内容,并认真填写“为民服务解难题”公开承诺书。

  “示诺”要求党支部和党员承诺事项审核通过后,及时将“为民服务解难题”公开承诺书,通过党员会议、“主题党日”、党务公开栏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公示、亮出承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践诺”要求各基层党支部和党员将履行承诺服务作为一项践行初心使命、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任务,兑现为民服务承诺。

  “督诺”要求上级党组织对党支部承诺事项一季度一讲评,各基层党支部对党员承诺完成事项一季度一讲评,确保承诺事项按时间节点落实到位。

  “用诺”是在年底前将党员和党支部履诺情况、评议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作为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一项内容,作为党员民主评议、支部分类定级、“双争”“双过硬”评选等评优评先一项参考,作为党员分类积分量化管理一项重要加分因素。

  党支部“双承诺”工作手册上面详细标明了“双承诺”活动的重点、载体、主体和目标,并详细列出了机关事业党委党支部和农村、两新组织、企业党支部以及流动党支部承诺的重点事项。在党员“双承诺”工作手册上,同样标明了党员承诺的具体工作事项。而在践行承诺记实手册上,则按照时间节点详细列出党员姓名、承诺事项和推进情况。

  “也就是说,在‘双承诺’流程图和三个‘手册’的指导下,每一个党支部和每一名党员都会明白应该向谁承诺、承诺什么、怎么承诺、如何兑现承诺等。”示范区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王长春介绍说,目前,全区已经印发“一图三册”2000余册,印发致全区党员的一封信2000余份,党员覆盖率达90%以上。

  “四项制度”确保把“双承诺”事项办到百姓心坎上

  记者在姬石镇姬石村走访中发现,村党支部内的64名党员中,除了上年纪的老党员无承诺能力外,其他42名党员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都进行了承诺。承诺事项不仅登记在册,在村党支部归档备查外,还在村部公示栏和“阳光漯河网”党务公开栏目中公示。

  通过手机打开党务公开栏中就可以找到姬石村每一名党员承诺的事项。其中,58岁的党员李荣花承诺“每月给村东生产路树木浇水一次”。74岁的老党员姬国胜是退休教师,他承诺“每年对村内的花草树木修剪一至两次”。

  “春季里把村里的花草树木修剪一遍,需要一个多月时间。每次干活时,总会有村民问干一天多少钱?我说我是党员,承诺干的事儿不要钱!”姬国胜告诉记者,义务修剪花草树木换来的是老少爷们儿交口称赞,“这个时候,我作为党员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不仅是党员承诺服务事项,姬石村党支部今年向全村老少爷们公开承诺:配合上级有关部门搞好东边生产路租地、绿化、土地流转招商引资;成立人居环境督检组,由专人对村内环境工作进行检查;完成户厕改造340户;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目前,姬石村里已经超额完成户厕改造户数,其他三项承诺也基本完成。记者了解到,村党支部承诺的事项必须按时保质完成,整个过程在群众的监督之下,并受到上级党组织的考评和问责。

  在范寨村党支部门口,一堆摞起来的砖上面标着村里71名党员的名字,名字旁边有一个二维码,用手机扫码即可看到党员的承诺事项,砖的下方平台上用大红字写着“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用砖来标识党员名字和承诺事项,既方便群众监督,也能让党员直观地感受到自己在这个集体中发挥的作用,有了归属感和荣誉感。”范寨村党支部书记王彦军说。

  为推进“双承诺”落实落细,让身边的群众能够切实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实实在在效果,示范区探索建立了“四项制度”,即:主题党日汇报制,党员在“主题党日”活动时间,向党支部汇报开展服务情况,提出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并由党支部统一填写服务记实手册;季度党支部讲评制,党支部每季度要向党员通报一次承诺事项完成情况,主动接受党员监督,党员对党支部承诺事项进行讲评,上级党组织对基层党支部承诺事项进行一季度一讲评;半年党委销号制,上级党组织半年对各党支部承诺内容完成进度进行考察、总结,对进度缓慢党支部进行通报;年终逐村评议制,通过组织点评、承诺服务对象评议等方式,党员承诺完成情况由所在党支部和承诺服务对象评议,党支部承诺完成情况由上级党组织和承诺服务对象评议。

  “目前,我们全区已有53个党支部和1600余名党员作出了公开承诺,承诺事项达2000余条,已完成80%以上的承诺,所有承诺均在公示墙、阳光漯河网上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激励党员亮身份、践承诺、做表率,为把示范区建设成充满活力的‘四个新区’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王彦民说。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