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关注民生

    节令之美丨端午节蕴含怎样的“数字密码”?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5-05-30

0
  • 导读:

      新华社天津5月29日电(记者周润健)端午至,粽飘香。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既称“五月节”,又称“端午节”。一般认为,“初”与“端”同义,“五”与“午”同音,五月初五便被称作端午。那么,为什么要选择五月初五...

  新华社天津5月29日电(记者周润健)端午至,粽飘香。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既称“五月节”,又称“端午节”。一般认为,“初”与“端”同义,“五”与“午”同音,五月初五便被称作端午。那么,为什么要选择五月初五这个“重日”作为节日?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数字密码”?

  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三国时期的吴国人徐整在其《三五历记》中说:“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他对“一三五七九”这些奇数的强调,一直给了后人很深印象。自古以来,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这些由奇数构成的“重日”,几乎都是重大的民俗节日。

  “在汉文化中,一直就有重视奇数选择以及数字崇拜的传统。古人喜欢代表光明、生长、发达的‘阳’,而奇数就代表‘阳’,因而更符合古人的吉祥愿望。”王来华说,“五月初五这一天,月、日皆逢五。按《周易》所言,‘五’象征着积极、向上、刚强和进取的精神,两个五相加是十,中国人以十为圆满,希冀十全十美。”

  古人曾赋予一些“重日”故事和内涵,以端午节为例,相传楚大夫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自尽,百姓们为了阻止江中的鱼虾啃食他的身体,纷纷投放粽子、鸡蛋等食物,并划船打捞,后来演变成了包粽子、赛龙舟等习俗。这一传说赋予了端午节浓郁的人文情怀。

  “五月初五端午日,安康如意年年至。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不妨在节日的纪念和祈福之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王来华说。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