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金发碧眼的河南老乡 去世了
来源: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时间:2022-04-11
导读:
吴雪莉展示她珍藏的国旗(资料图)吴雪莉和学生在一起(资料图)4月9日,中国驻美大使秦刚在推特中悼念吴雪莉先生,高度肯定她的贡献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讯(记者马俊峰訾利利/文河南大学供图)当2022年的国庆节...
吴雪莉展示她珍藏的国旗(资料图)
吴雪莉和学生在一起(资料图)
4月9日,中国驻美大使秦刚在推特中悼念吴雪莉先生,高度肯定她的贡献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讯(记者 马俊峰 訾利利/文 河南大学供图)当2022年的国庆节到来,那面自1949年起每逢国庆都悬挂在吴雪莉家门前的五星红旗,再也不会被她亲手挂起了。
4月7日凌晨4点,河南大学失去了为她奋斗终生的吴雪莉先生,这位学生口中的“美人外教”,也和挚爱的家乡永别。
这位“华籍美人”的故事,要从一面国旗讲起。
1949年9月30日,新中国成立前夕,随丈夫从美国来到中国的吴雪莉,排了很久的队,购得了第一批生产的五星红旗。
自此,这面国旗成了她最贵重的“宝物”,跟着她从上海到西安,再辗转至开封。70多年来,每逢国庆,吴雪莉都会将国旗拿出来,挂在自家门口。
1957年,吴雪莉来到开封,作为我国第一批外教,成为开封师范学院(现河南大学)的“洋教授”。
在校期间,吴雪莉写成了《中国一条街》。她以中国媳妇和母亲的视角,向当时的西方社会描绘了中国寻常家庭的生活,展现了真实的中国。
1975年,在周恩来总理特批下,吴雪莉加入中国国籍。
“我不是外教,我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人。”吴雪莉总会用带点“洋味”的开封话强调。
因为是“中国人”,她拒绝了申请外教补贴的机会。因为是“中国人”,她利用一切机会“向不了解情况的外国人介绍自己的国家”。
也因为是“中国人”,她才能在翻译“清正廉洁”“执法如山”等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词中起到关键作用。
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红娘”,吴雪莉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中,她培养了3000多名本科生、300多名硕士生和博士生。
听闻吴雪莉离世的消息,现任河南大学外语教研部党总支书记、主任的关合凤难以释怀。
“在别人眼中,我们几乎情同母女。”作为吴雪莉以73岁高龄收下的第一位博士生,她见证了吴雪莉对中国的爱。
吴雪莉曾说,自己就像树扎下了根,已经习惯了这片土壤,离不开中国了。
“我爱这个伟大的国家,我爱这里的人民,我相信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好!”这句话吴雪莉说了几十年,也做了几十年。
4月6日,吴雪莉的儿子发给友人的信息中写道:老太太的一生,经历了这么多,现在最终要画上句号。她做了自己想做的事,确实非常了不起。
如今一切盖棺定论,吴雪莉育出满园桃李。那面被珍藏了半个多世纪的国旗依旧平整、鲜艳……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