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关注民生

    90后徒步团实地感受湖南永州葫芦岩渡口的红军故事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1-04-20

0
  • 导读:

      邱声彪向记者展示竹碗。这个竹碗有很深的岁月痕迹,而附近村民并没有用竹碗的习惯,江西客家人有用竹碗的习惯。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王新昌文吴国强摄影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城南20多公里的潇水河畔,有个...

  邱声彪向记者展示竹碗。这个竹碗有很深的岁月痕迹,而附近村民并没有用竹碗的习惯,江西客家人有用竹碗的习惯。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王新昌文吴国强摄影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城南20多公里的潇水河畔,有个著名的红色景点——葫芦岩渡口。1934年11月19日至25日,红军中央纵队和中央军委领导人在道县城南葫芦岩渡口、茶园渡口一线全部渡过潇水。

  “90后90天徒步长征路”记者来到道县审章塘瑶族乡葫芦岩村。88岁的邱声彪老人家里,至今仍珍藏着一个竹子做的碗,这是他父亲邱家儒传给他的“传家宝”。

  “小时候,父亲讲了这个竹碗的来历。竹碗是一位红军战士送给他的礼物。”邱声彪说。邱声彪介绍,他父亲邱家儒是潇水葫芦岩渡口的艄公。1934年11月的一天,两位红军浮水从河东岸到河西岸的葫芦岩村,询问是否可以帮助红军渡河。邱家儒就从村里找了很多竹筏,又摘了邻居们家的木门,帮助红军渡河。

  从潇水葫芦岩渡口渡河的红军进展很顺利,他们在村里休整,而在邱声彪家里休整的一个红军战士说,他们着急赶路,也没啥东西送给父亲,就掏出这个竹碗送给父亲当纪念。“我父亲当时还不要,他们说有备用的竹碗,父亲这才收下。”邱声彪说。

  葫芦岩是道县审章塘瑶族乡一个古老的渡口。如今,葫芦岩村民把一面红军旗帜和“葫芦岩红军渡口”七个鲜红的大字锲刻在渡口边高高的崖壁上。2017年,道县被纳入国家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县区,推进旅游精准扶贫,激活了这一处红色、绿色、古色兼备的风景。

  “今年春节,最多的一天接待了6000多名游客,为村里带来了大量收入。举个例子,游客平时来景点会吃农家乐,村里养的土鸡、蔬菜,连日常供应农家乐都很紧张,老百姓腰包鼓起来了。”葫芦岩村村支书黄昌海说。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