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关注民生

    慢性脑缺血需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治疗 中西医结合为常用方式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1-03-22

0
  • 导读: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资深临床专家李宁做客新华网健康大讲堂时表示,治疗慢性脑缺血首先要看它的发病原因。第一是遗传因素,有些家族有脑缺血的遗传病史,这类人群的发病率更高,甚至有些青年人会出...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资深临床专家李宁做客新华网健康大讲堂时表示,治疗慢性脑缺血首先要看它的发病原因。第一是遗传因素,有些家族有脑缺血的遗传病史,这类人群的发病率更高,甚至有些青年人会出现这种病;第二是生活方式因素,例如吸烟、饮酒、不运动、久坐、饮食不注意等,这些都是生活方式方面的危险因素;第三是疾病因素,例如我们常说的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我们要针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饮食清淡、多运动等,在疾病方面要控制脑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治疗高血压、降低血脂、血糖等。”李宁表示。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资深临床专家李宁做客新华会客厅

  同时,李宁指出,中西医结合是临床上治疗慢性脑缺血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除了西医里的抗血小板治疗、降血脂治疗等规范的治疗方式之外,中医里我们也会应用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例如天士力的养血清脑颗粒。目前,这个药在临床上已获得八项临床指南以及三项专家共识的推荐,包括高血压、心血管病、认知障碍、焦虑、抑郁还有睡眠障碍等等指南中都会推荐这个药。作为一个老药,它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慢性脑缺血的情况改善之后,尤其是与睡眠相关的神经核团缺血有所好转之后,其睡眠情况也会随之改善。

  对于如何改善睡眠质量,李宁表示,青年人跟中老年失眠的原因可能不一样。青年人要面临更多的工作及生活的压力,所以他们的失眠更多的来源是情绪问题,包括压力大、焦虑、抑郁等。针对这一方面,我们首推是心理调节、心理疏导,包括一些行为治疗,例如放松训练、冥想、瑜伽等。其次才是药物治疗,如果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我们建议先以抗焦虑为主,安眠药为辅,同时也会建议患者采用中药辅助治疗。

  “对于老年人来讲,老年人的失眠很多源于神经细胞的退变,包括和睡眠相关的一些神经核团,以及神经传导束、神经递质的减少、退变造成的,这个时候我们更多的可能会采用一些药物治疗,而把心理治疗作为辅助。”李宁说。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