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关注民生

    近八成儿童回流后即“留守”,面临较严重的学业和心理问题

    来源:河南商报     时间:2021-03-09

0
  • 导读:

      全国人大代表李灵河南商报记者时硕/摄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商报特约记者李灵  全国人大代表李灵认为,解决“留守儿童”“回流儿童”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户籍制度、教育制度改革  作为一名希望小学的老师,我...

  全国人大代表李灵河南商报记者时硕/摄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商报特约记者李灵

  全国人大代表李灵认为,解决“留守儿童”“回流儿童”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户籍制度、教育制度改革

  作为一名希望小学的老师,我非常关注儿童的教育问题。

  近年来,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难以享受同等教育的现状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而且“回流儿童”现象增多。

  我认为,这两类儿童的学业和心理发展问题,亟待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回流儿童”,是指那些至少有过一次跟随父母在城市生活或求学的经历,但由于各种原因又返回家乡的儿童。

  在我看来,“回流儿童”现象增多,主要是基于户籍地中高考制度的限制以及农民工子女在父母打工的城市缺乏受教育的条件,孩子们不得不回流至老家读书。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越早回老家适应当地教育与考试生态,就越有利于提高成绩,因此在儿童具备自理能力的阶段就让其回流至老家读书。

  近80%的儿童回流后即“留守”,与父母见面频次低,并且与其他孩子相比,“回流儿童”更少被老师关心,学业受到严重影响,遭受到不同程度欺凌的比例也更高,很容易诱发抑郁风险。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保障“留守儿童”“回流儿童”健康发展

  据我观察,“留守儿童”“回流儿童”现象,折射出的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户籍制度改革进程缓慢、初高中入学制度门槛过高等多方面的社会问题。

  因此,我认为,解决“留守儿童”“回流儿童”的问题,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是关键。

  此外,我还建议,需进一步重视“留守儿童”和“回流儿童”群体,注重信息与数据的公开,推进流动儿童公共服务向更精准的方向发展。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