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关注民生

    3万尾鱼苗放流珠江

    来源:检察日报     时间:2018-10-15

0
  • 导读:

    10月8日上午9点半,随着鱼苗货车闸门打开,3万多尾鲜活的鲤、鳙、鲫、鲢、青、草等鱼苗及成鱼顺着管道跃进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珠江水道,游回大自然的怀抱。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放生,而是一次通过司法途径对环境资源进...

10月8日上午9点半,随着鱼苗货车闸门打开,3万多尾鲜活的鲤、鳙、鲫、鲢、青、草等鱼苗及成鱼顺着管道跃进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珠江水道,游回大自然的怀抱。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放生,而是一次通过司法途径对环境资源进行修复的活动。

事情要从今年3月22日说起。当晚9时许,谭某等4人在禁渔期内以电鱼方式在珠江沙湾水道紫坭岛附近水域非法捕捞水产品,被巡查的渔政执法人员人赃并获,当场缴获电鱼工具及非法捕捞的渔获5.7公斤。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评估,谭某等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天然渔业资源经济损失、水域生态环境水质恶化经济损失合计11880元;由于他们选择性地捕捞被电伤害的水生生物,对江河生态环境造成的其他损失无法计算。

番禺区检察院依法对该案提起刑事诉讼,并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4名被告在珠江增殖放流价值不低于11880元的鱼苗及成鱼,并承担公开赔礼道歉的民事责任。番禺区法院9月25日作出判决,支持检察机关的全部诉讼请求,以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判决谭某拘役三个月,缓刑四个月,判决其余3名被告人拘役二个月,缓刑三个月。同时,判决谭某等4人通过增殖放流修复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资源。10月8日,在番禺区渔政部门的监督指导和检察官的见证下,谭某等人在番禺区沙湾水上交通检查站的放流平台,将购买来的3万余尾鱼苗及成鱼放归珠江。

据悉,这是广东省首例在渔业资源领域提出修复性诉讼请求的公益诉讼案件。(记者 钟亚雅 通讯员 李冰)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