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党委书记戴建君:弘扬教育家精神 筑牢生物医药人才之基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5-09-02
导读:
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为进一步助力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生涯全过程,并转化为广大教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联合人民网、新华网、学习强国平台共同开展策划,推出“教育家精神万里行”访谈栏目...
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为进一步助力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生涯全过程,并转化为广大教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联合人民网、新华网、学习强国平台共同开展策划,推出“教育家精神万里行”访谈栏目,邀请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深入研讨、分享感悟,共同书写好新时代的“强师答卷”。
近日,中国药科大学党委书记戴建君在接受专访时,介绍了学校在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弘扬教育家精神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他表示,中国药科大学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融入“为国家培养高级生物医药专门人才、创新生物医药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的时代使命,持续深化教师管理评价改革,不断强化有组织科研,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敢为人先、兼济天下的药学“强国之师”,努力为教育强国建设筑牢生物医药人才之基。
问题: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对高校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学校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戴建君:新时代新征程,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就是要牢牢把握教育家精神的基本内涵、价值意蕴和培养路径,深刻领悟弘扬教育家精神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时代要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教育的战略需求,是满足人民接受美好教育愿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贯穿于教育家精神的具体内容,中国药科大学深刻学习领会教育家精神内涵,立足“两个大局”、聚力“三个维度”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一是打造政治过硬、信念坚定的信仰之师。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赋予了教师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的民族气度。学校通过开展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国钧、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司勋等为代表的中国药大人先进事迹宣讲,通过“榜样之光”系列宣传活动,激励新时代药大人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精业济群”校训精神,将家国情怀与教师职业融为一体,激励广大教师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勇挑大梁。二是锻造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德行之师。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点明了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应有的言行准则。学校始终坚持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于教师发展全过程,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的大教师工作格局,积极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持续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引领广大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先后入围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名师”4人。三是铸造求是创新、以文化人的弘道之师。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教师潜心治学、悉心育人、开拓创新、求是致远的精神风貌。学校全面加强优良学风建设,关心关爱学生,建立“学生需求+教师辅导+朋辈帮扶+学院支持”四位一体帮扶机制;深入推进有组织科研,组建8个技术创新中心,部署16个新药研发赛道,着力破解重大“卡脖子”难题,加速推进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做好药、做新药、做中国人自己的药,已成为药大人“兴药为民”的崇高追求。
学校通过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培养出一支堪当大任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他们紧扣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伟大实践,正在谱写教育强国建设药大新篇章,书写“教育强国,药大何为”的时代答卷。
问题: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师管理评价改革是重要环节,学校有哪些经验举措,以更好激发教师队伍创新能力和活力?
戴建君:教师是教育强国的第一人力资源。学校始终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深入推进教师管理评价改革,先后成立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等,充分发挥学校党委政治引领作用。通过开展攻坚克难专项行动和高质量发展大讨论凝聚全员共识。聚焦人才发展核心,统筹推进职称晋升、人才培养、考核激励等改革举措,不断激发教师队伍创新能力和活力。建立职称分类评价体系,将师德师风、教学成效、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针对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岗位类型制定14个职称评审标准,畅通教师多元发展赛道。推行代表作评价和同行评价制度,注重考察人才学术能力、业绩贡献和发展潜力。构建药学人才培养梯队。实施“兴药博士后”“兴药青创学者”“兴药学者”和“兴药领军学者”计划,形成“青年后备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学术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行业大师和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根据青年人才发展不同方向、成长不同需要,给予个性化支持。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校地共建研究院,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开展有组织科研,在重大科研任务攻关中发现和造就行业大师和战略科学家。近年来,学校新增国家级人才65人次,人才总量实现翻番。创新教师考核激励机制,不断完善以实绩为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设置“标志性成果奖”,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大力推进“人才特区”建设,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攻关行业关键技术、实现“从0到1”重大突破等开辟开通职称晋升、长周期考核以及免考核等柔性考核机制,鼓励人才“十年磨一剑”。
问题: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这其中,教师队伍应如何发挥关键作用?
戴建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广大教师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做学生理想信念的领航者、品德修养的垂范者、新药求精的引导者和守护人类健康的筑梦者。
做学生理想信念的领航者,就要通过浸润式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做品德修养的垂范者,就要坚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为人为学、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的标杆。做新药求精的引导者,就要勇于探索、锐意进取,积极投身有组织科研建设,同时注重在有组织科研过程中,挖掘学生潜能,制定“定制化培养方案”,提升学生参与科研攻关的专业志趣和实践能力,在推动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同时培养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做守护人类健康的筑梦者,就要主动了解国际生物医药发展趋势,锚定生物医药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动力,以前瞻性视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创新意识,在守护人类健康的征程中彰显中国药大的时代担当。
总之,中国药科大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着力培育药学“强国之师”,为服务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持续贡献中国药大人的智慧和力量。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