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制聚焦

    压岁钱到底算谁的?民法典里有答案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时间:2021-03-10

0
  • 导读: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石可欣周青莎  新学期伊始,“压岁钱到底谁来管”成了同学和家长们热议的话题。今年,这个话题因为民法典的实施而有了新答案。  压岁钱到底归谁?  压岁钱源于民间习俗,是指过年期间由长...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石可欣 周青莎

  新学期伊始,“压岁钱到底谁来管”成了同学和家长们热议的话题。今年,这个话题因为民法典的实施而有了新答案。

  压岁钱到底归谁?

  压岁钱源于民间习俗,是指过年期间由长辈发给晚辈的金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祝福。

  淮滨县法院民商事员额法官韩卓珂介绍,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对赠与合同进行了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从法律意义上说,给孩子压岁钱属于赠与行为,接受长辈的压岁钱属于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未成年人可以独立接受。”

  民法典规定,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同时,对于民事法律行为能力作了三级划分:第一级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就是通常讲的18周岁以上;第二级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现在规定8周岁以上;第三级是8周岁以下无行为能力人。

  “从法律规定可以看出,8周岁是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的分界线。”韩卓珂说,压岁钱具有纯获利益性质,孩子只要年满8周岁,就有权自己保管压岁钱,8周岁以下不能单独处置自己的压岁钱,可以交给家长保管。

  压岁钱谁能用?

  不少家长担心孩子年龄尚小,缺乏科学消费观念,如果孩子自己保管压岁钱,乱花怎么办?

  根据民法典,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8岁以上的孩子,拿压岁钱买书籍、文具、零食等是可以的,但如果用来购买网络游戏装备、打赏网络主播,则属于不符合其年龄智力的行为,需要征得家长同意或者追认。”2月19日,河南具匠律师事务所律师焦聪利告诉记者。未成年人缺乏社会经验,心智不成熟,虽然8岁以上的孩子可以花自己的压岁钱,但是家长也有干预的权利,因此只能从事跟他(她)的年龄相适应的行为。

  采访中,不少家长认为压岁钱是家长之间的人情往来,孩子在收压岁钱的同时,家长也在给别人的孩子发,所以拿自己孩子的压岁钱“弥补亏空”没问题。

  “这种想法显然不符合民法典精神,孩子收到的压岁钱说到底是孩子的个人财产。”焦聪利说。

  民法典规定,一般而言,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父母使用子女的压岁钱只能从子女利益出发,可以用孩子的压岁钱交学费、辅导费,给孩子买学习用品等,而不能用于自身消费。

  让压岁钱成为人生第一堂“财商”课

  2月17日,是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当天下午,郑州的付先生陪10岁的女儿一同将一半压岁钱存入银行。

  “压岁钱是孩子的第一笔年度收入,关于这笔钱的归属和运用,我和孩子签了一份《压岁钱保管合同》,合同中详细约定了压岁钱的用途。”付先生告诉记者,作为家长,他想借此机会培养起孩子合理规划、科学消费的能力。

  教育专家、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授饶明奇表示,其实大部分父母并非想将压岁钱“占为己有”,“压岁钱到底谁来管”的争议点,最终还是落在孩子是否有能力支配好这笔钱。

  “我们常看到‘萌娃打赏主播数万’‘少年沉迷网游消费’这类新闻,转头批评孩子们乱花钱、不懂金钱的意义,但却忘了,家长自己可能还未帮助孩子建立科学的‘金钱观’。”饶明奇说,家长不妨和孩子共同规划管理压岁钱,比如存款、购置书籍、制定旅游计划等,让压岁钱成为孩子人生的第一堂“财商”课。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