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每天浓妆艳服出入病房,只为照顾植物人老公,朋友圈的自拍让人泪奔
来源:生活报 时间:2019-05-21
导读:
相信爱可以创造奇迹:在黑龙江省康复医院重度脑损伤科的病房里,一个浓妆的年轻女子给躺在床上的男人喂着饭,不时把耳朵凑到他嘴边,听着他发出的含糊声音,再不时抱着他的脸亲一下,“赵赵,吃个杮子,你不吃我可就...
相信爱可以创造奇迹:
在黑龙江省康复医院重度脑损伤科的病房里,一个浓妆的年轻女子给躺在床上的男人喂着饭,不时把耳朵凑到他嘴边,听着他发出的含糊声音,再不时抱着他的脸亲一下,“赵赵,吃个杮子,你不吃我可就吃了呀。”说着,女子把西红柿咬开一个口儿,将柿子汁挤进男人的口中。
这个男人叫赵凯,今年38岁,2016年9月,他受伤成了植物人,已经在这里躺了快30个月了。而女子就是他30岁的妻子杨迪,因为日夜守在丈夫病床前,她的面色苍白,每天要靠浓妆保持自信美丽的样子,她想让丈夫能看到最美的自己。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遇险工友被他救起
他却再也没醒过来
19日,记者来到赵凯的病房时看到,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丝异味儿,赵凯的被褥干净平整,身下的小毯子柔软舒服。赵凯的妻子杨迪和55岁的岳母齐曼正守护在他病床边。
齐曼告诉记者,赵凯原本在一家酒厂工作,2016年9月,赵凯的一个工友掉进了酒窖里,当时在场的赵凯和另一个工友立即跳下去救人,工友获救了,赵凯这个身高1米8的汉子却遭受重症脑损伤,陷入了深度昏迷。赵凯先是在家乡齐齐哈尔治了两个月,后来又被辗转送到位于哈尔滨的省康复医院。
经过治疗,赵凯能睁开眼睛、流出眼泪了。医生说,他的情感已经开始复苏了,促醒是很有希望的。
丈夫的情感复苏和医生的鼓励,让杨迪充满了希望。她在网上学着护理的知识,每天精心为丈夫做护理,期待着丈夫有一天能说出话来,能站起来和她一起生活。
但是事实总是残酷的,无论妻子如何呼唤和精心护理,赵凯的口中始终没能说出一句话来。
三年来患病丈夫没瘦
护理的妻子瘦了30斤
记者注意到,杨迪的脸上“浓妆艳抹”,似乎显得不够“贤惠”。杨迪看出记者的疑惑,问道:“大哥,你觉得我脸上的妆太重了,对吗?不瞒你说,我每天都会认真化妆,因为如果没有这妆的掩盖,我的面色已经没法儿看了。我觉得,赵凯能看见我,我想让他看到最漂亮的妻子”。
齐曼拿出女儿以前的照片,照片里杨迪是一个胖胖的女孩,“这三年,我女儿瘦了30斤”。
赵凯的妈妈瘫痪在床,爸爸要照顾她,两人来的次数有限。自2016年9月起,齐曼就兑掉自己家里的饭店,杨迪辞去了超市收银的工作,一起照顾赵凯。杨迪说,为了不得褥疮,深度昏迷的病人最多两个小时就要翻一次身,可赵凯太重了,她和母亲一起努力也只能一点一点挪,每次翻个身都要花半个多小时。
在赵凯床单下,记者看到厚厚一叠褯子。“我是赵凯的丈母娘,也算是他妈。现在他大小便还没有意识,我就用这些褯子帮他接着,帮他擦。”齐曼说,“小凯是个好孩子,现在放弃他,他就没有活路了,我舍不得这孩子。”
为了帮助丈夫复苏意识,杨迪每天都一边给丈夫按摩,一边和他说话,讲自己的心事。累了,就趴在丈夫的身边睡一会儿;害怕了委屈了,就抱着丈夫哭一阵。
因为长时间的生活不规律,杨迪被查出了代谢综合症,身体快速消瘦下来,面色也日渐苍白,杨迪说:“为了他,这样也是值得的。”
天天“摇”到步数第一
让大家看到丈夫照片
“我女儿还年轻,我一直在劝她。她可以把小凯交给我来照顾,她自己再寻找一段感情,就算不能,也要出去找一份工作。记者同志,你能帮我劝劝她吗?她才30岁,还没有自己的孩子,这一辈子难道就这么过了?”齐曼对记者说。听见母亲说起这个话题,杨迪敛起笑容,将头转向赵凯的一侧,冷冷地扔出一句:“不用劝,谁劝也没用,我没想过将来。”
“你看,这是我们俩以前的相片,我老公是不是很帅?”杨迪翻出了以前两个人的合影,“我们认识快十年了,到6月9日,我们领结婚证就已经九年了。前七年,他就像宠孩子一样宠我。在单位不顺心了,我回家就和他吵,却从来想不到他也有工作压力。他会帮我出主意,带我出去散心,一直接送我上下班,我在单位不舒服了他就会送药给我。明天又是5月20日,是我们的第十个‘520’,我怎么能放弃呢?”
杨迪打开自己的微信,封面就是赵凯骑着自行车的照片。杨迪说,她买了一个摇步器,每天能摇将近五万步。“不为别的,就为占领所有朋友的手机步数封面,让大家都看到赵凯健康时的样子。”记者采访期间,杨迪不断地给赵凯喂着水、喂西红柿汁,不停地和他说着话。
(杨迪的部分朋友圈截图)
准备打工上夜班
实在放不下丈夫
“对于这个年轻的妻子,我们是很敬佩的。”黑龙江省康复医院重症脑损伤科主任王德生告诉记者,赵凯恢复的可能性并不大,就算是医疗水平有了突破,他已经将近三年没说话、没走路了,要完成这些社会功能,也是难上加难。杨迪知道这些,仍然愿意付出,医护人员都觉得她是一个可敬的妻子。
趁齐曼不在场的时候,记者再次问及将来,杨迪说出自己的打算,她打算去找一份工作,来补贴两个人的生活。丈夫的护理和治疗主要集中在从早晨到下午两点之前,此外的时间,就是给他吃饭、给他拍背了,这些妈妈就做得来,她就去打工上夜班。
杨迪说:“现在看来他站起来行走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我只求他能再清醒一些,能和我交流,哪怕不能说话,只要我说的话他能懂就行。我们曾经那么幸福,我实在放不下他,虽然已经这么久了,但是我相信,一切会好的。”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