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曝光台

    公安部公布5起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

    来源:法制日报     时间:2024-07-31

0
  • 导读:

      针对企业财会人员实施“精准投毒”类诈骗  公安部公布5起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  公安部30日公布5起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揭示不法分子如何针对企业财会人员实施“精准投毒”类诈骗,旨在提高相关企业人员的...

  针对企业财会人员实施“精准投毒”类诈骗

  公安部公布5起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

  公安部30日公布5起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揭示不法分子如何针对企业财会人员实施“精准投毒”类诈骗,旨在提高相关企业人员的防骗意识和应对能力。这5起典型案例分别由浙江台州、福建武夷山、安徽阜阳、山东烟台、上海松江等地公安机关破获。

  近期,不法分子通过投放木马病毒入侵公司电脑,从而冒充企业老板或客户诈骗财会人员的“精准投毒”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给相关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公安部对此高度重视,部署各地公安机关迅速行动、重拳出击,成功侦破一批重点案件,打掉一批诈骗团伙。

  此类诈骗案件中,诈骗分子通常将研发的木马病毒伪装成报税工具、办公软件、电子发票、涉税文件等,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或推送下载链接等方式,诱骗企业人员点击下载,从而实施木马攻击。相关企业电脑一旦被木马病毒入侵,诈骗分子即可对电脑远程监控,进而通过办公文件、聊天记录等信息“精准”分析出企业基本情况和财会、管理、销售等人员信息。随后,诈骗分子通过远程控制财会等人员的QQ、微信等社交软件,在本人未发觉的情况下,将用于诈骗的账号添加至其好友列表。时机成熟后,诈骗分子再将诈骗账号“摇身一变”,伪装成该企业老板或客户的QQ、微信,编造多种理由要求财会等人员转账汇款,从而实施诈骗。作案过程中,诈骗分子无论是前期利用木马病毒入侵电脑,还是后期假冒老板、客户要求转账汇款,都极为隐蔽,迷惑性极强,甚至通过长期潜伏逐步摸清相关人员聊天习惯和企业财务审批流程,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入诈骗陷阱。

  公安部刑侦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此类诈骗案件多发态势,公安部已部署各地公安机关结合典型案例对企业相关人员开展反诈宣传,指导排查清除钓鱼软件,提升系统安全防护能力,切实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公安机关提醒广大企业和群众切实提高防范意识,定期对电脑进行杀毒,一旦发现伪装成好友的诈骗账号立即删除并更改聊天软件登录密码。如遇到单位领导、企业老板、公司客户在聊天软件中要求转账汇款的,一定要当面或者电话核实,以免遭受财产损失。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