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曝光台

    两会新华时评: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的法网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3-03-09

0
  • 导读: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题: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的法网  新华社记者丁静、高健钧  从严追诉性侵、虐待、暴力伤害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9万人,强制报告、从业禁止、“依法带娃”等纳入法律规定,融通家庭、学校、社会...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题: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的法网

  新华社记者丁静、高健钧

  从严追诉性侵、虐待、暴力伤害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9万人,强制报告、从业禁止、“依法带娃”等纳入法律规定,融通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今年的两高报告让人们看到,近年来司法机关通过细致的工作,将未成年人保护的法网越织越密。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保护未成年人,守的是亿万家庭的幸福生活,也是红色江山根基永固、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的保证。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和不法侵害。织密法网、融通力量,如同缝补衣服,不断挑针引线、填补漏洞、疏通脉络,有助于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格局,让这张“保护网”更有力度、韧度和温度。

  制度为纲,纲举则目张。“通过强制报告追诉犯罪5358件”“推动入职查询2003万余人次”“对涉嫌轻微犯罪、有悔罪表现的,附条件不起诉7.1万人”“通过家庭教育令督促甩手家长‘依法带娃’”“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两高报告中这些亮点,直击未成年人保护的痛点堵点,回应社会普遍关切,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有助于构建未成年人保护的强大合力,牵引全社会形成保护共识。

  织密法网的目的是将良法善治转化为未成年人保护的强大效能。说到底,要靠司法机关敢于较真碰硬,不断创新手段,坚持耐心细致,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落实在司法工作的各个环节、融通于“六大保护”的每个领域,实现保护、治罪与治理并重,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法律艳阳天。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