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曝光台

    经营新业态莫忘未成年人保护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时间:2023-03-01

0
  • 导读:

    □法治时评□马树娟2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新兴业态治理未成年人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涉及电竞酒店、点播影院、盲盒、密室剧本杀等新兴业态。最高检表示下一步将推动各方协同共治,补齐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

□ 法治时评

□ 马树娟

2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新兴业态治理未成年人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涉及电竞酒店、点播影院、盲盒、密室剧本杀等新兴业态。最高检表示下一步将推动各方协同共治,补齐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短板。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一直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为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构建了包括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等在内的六大保护体系。比如在社会保护部分,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不适宜未成年人的活动场所不得设置在学校周边,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这为酒吧、网吧等传统业态的经营行为划出了边界。

不过,近些年来,电竞酒店、点播影院等新兴业态不断出现,其在带给消费者新奇体验的同时,也因行业归属不清晰、法律规定不明确出现了一定的监管盲区,给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带来诸多风险隐患。以电竞酒店为例,其融合了传统的酒店业务和当下时髦的电竞业务,但主要按酒店业管理,这就给未成年人通过入住电竞酒店无限制畅玩网游提供了可能。

在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中,检察机关通过能动履行检察公益诉讼职能,以“我管”促“都管”,推动各方合力破解新兴业态未成年人保护治理难题。这些典型案例,对新业态经营者来说是有力的警示,警示其在推出产品和提供服务过程中,要着力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对监管部门也是有益的启示,启示其在面对新业态时,要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以有效堵塞监管漏洞,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共同责任,任何新业态的发展都不能以损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代价。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业态,只有合力为未成年人撑好法治保护伞,才能在有效保护未成年人的同时,促进新兴业态规范健康发展,最终实现二者双赢。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