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曝光台

    检察机关依法惩治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犯罪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时间:2022-08-05

0
  • 导读:

      本报北京8月4日电(记者张璁)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检察机关起诉假冒注册商标罪、串通投标罪、侵犯商业秘密罪、虚假广告罪等重点罪名1.8万余件4.1万余人,其中假冒注册商标罪7400余...

  本报北京8月4日电  (记者张璁)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检察机关起诉假冒注册商标罪、串通投标罪、侵犯商业秘密罪、虚假广告罪等重点罪名1.8万余件4.1万余人,其中假冒注册商标罪7400余件1.5万余人,串通投标罪2300余件7000余人,侵犯商业秘密罪130余件250余人。

  据介绍,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类犯罪一般为智力型犯罪,行为人往往以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掩护,具有一定的迷惑性。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发展,犯罪手段持续翻新,且专业性强,司法机关打击和预防难度加大。此外,由于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长期以来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习惯不同,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类犯罪涉及的领域、作案手段都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类犯罪在经济发达地区更为突出,上述地区涉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也相对更为多样,新型案件较多,案情也更为复杂。

  最高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司法实践中,一些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类行为根据违法程度、造成的影响程度等不同分别归属为民事纠纷、行政违法或刑事犯罪。司法机关必须坚持刑法的谦抑性,准确甄别行为性质,区分民事纠纷、行政违法和刑事犯罪的界限。检察机关下一步将以司法办案为中心,充分发挥刑事、行政、民事、公益诉讼四位一体法律监督优势,积极参与破坏市场竞争秩序治理工作。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