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曝光台

    移动支付遇到的安全问题主要有这些!警惕用伪条码实施欺诈等行为

    来源:新京报     时间:2021-01-13

0
  • 导读: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程维妙)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日前发布的《2020年移动支付用户问卷调查报告》,用户对移动支付安全的重视程度持续增强,用户使用移动支付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问题主要是个人信息被泄露、手机扫描到...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程维妙)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日前发布的《2020年移动支付用户问卷调查报告》,用户对移动支付安全的重视程度持续增强,用户使用移动支付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问题主要是个人信息被泄露、手机扫描到伪假条码和账户资金被盗用。


其中,手机扫描到伪假条码,占比69.7%,较2019年提高3.3个百分点;付款码发送给他人,占比44.6%,较2019年提高3.8个百分点。“利用条码实施欺诈等违法犯罪行为不容忽视。”报告称。


生物识别技术近年逐渐应用于移动支付,用户在使用其进行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时,最担心个人隐私泄露,占比79.6%,较2019年提高2.7个百分点。报告称,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草案)》《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陆续出台,相关方应加强对信息外泄或被非法使用的风险防控,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


这份收到51214份有效问卷的报告还显示,2020年,移动支付青年用户占比提升,中老年用户占比有所下降,移动支付快速创新应用可能产生的数字鸿沟问题需进一步关注;月收入3000元至10000元的用户是使用移动支付最多的群体;城市地区的移动支付用户比例进一步升高,乡镇用户比例略有下降。


用户每天使用移动支付频率逐步增长,较2019年提高4.4个百分点;用户单笔金额100元以下的移动支付较2019年提高23.3个百分点,移动支付小额特征日渐显著,在地铁、公交日常出行及其他小额便民领域场景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


移动支付资金来源回归银行账户趋势明显。报告显示,借记卡账户和第三方支付账户仍是用户移动支付首选的账户类型,信用卡账户支付占比较2019年提高14.5个百分点,而使用信用支付产品(蚂蚁花呗等)和货币市场基金(余额宝等)支付的占比较2019年有所减少,分别下降8.2和3.9个百分点。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程维妙 编辑 陈莉 校对 刘军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